自從給帽岩(古蘭為了方便,自己把那帽簷似的岩洞稱作帽岩了)下的菩薩‘紅袍加身’以後,古蘭又多了一份心事。
每次進山,她總要拐過去看一看。
或是帶點水果,或是帶點點心,給菩薩換點新鮮的。
有時候也清理清理乾淨,拔拔草什麼的。
本來她還擔心她擺上的貢品,會讓野貓、野狗、野獸、小鳥之類的吃掉。
讓她奇怪的是,那些貢品自從擺上之後,就從未被動過。
每次她帶來新的貢品,都是把原來的那些完完整整的換掉的。
難道這些動物也懂得敬奉菩薩,或者害怕菩薩懲罰?
古蘭沒想到的是,正是她給菩薩披上的紅袍,保護了那些貢品。
那些眼饞著菩薩腳前的貢品的野家夥,就是看了那無風自擺的紅綢子,才望而卻步的。
無意之間,古蘭賦予了紅袍加身的菩薩自保的能力。
不過天長日久的,那帽岩裡還是會有些變化的。
那些變化讓古蘭感到有趣、感到驚喜。
這一天古蘭例行巡看的時候,竟然發現菩薩麵前的貢品已經換了新的。
那貢品看上去不僅是新鮮的,而且像是精心製作的。
不僅有點心、水果,而且還有一隻烤雞。
再加上原來古蘭擺上的貢品,菩薩腳下就很豐盛了。
這讓古蘭十分感慨也十分開心。
看來這求吉向善之心,都是共同的。
隻是不知道這上供之人是男是女,是無意還是有意為之。
如此一來,古蘭卻是省了許多事。
從此她就很少再往山裡帶貢品了,隻是在看到新鮮的貢品接續不上的時候,才帶上一次作為補充。
漸漸地,那裡的貢品多了起來,而且花樣繁多,葷素搭配,豐盛至極。
而且隻有往上擺的,沒有往下撤的。
久而久之,那菩薩的麵前就擁擠不堪,越來越沒了立足之地。
儘管後來往上擺供越來越困難了,還是沒有往下撤的。
古蘭就想,這是為何?
大概是大家都怕動了菩薩的東西不吉利吧,菩薩若是一不高興,怪罪下來可不得了。
自己那貢品白擺了不說,還會招來報應,不得反失,未免太不上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