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倆走下台階。
兩人的伴讀太監都已經在階下候著,臉凍的發紫,笑容都僵硬了。
朱允炆的肩輿也來了。
朱允炆的太監貼心地送上貂裘,幫他穿上。
在太監的攙扶下,朱允炆上了肩輿,順勢癱了下去。
早晨拉虛脫了,接著就站了大半個時辰,又驚又怕,早就累的不行了。
現在終於可以休息了。
太監貼心地幫他掩好貂裘,再蓋上一層毛毯。
朱允炆忍不住長籲一口氣,看著藍天,他一根手指也不想動,嘴都懶得張。
可是他不說話,太監們就不敢起步。
朱允熥掄起雲電,用刀鞘拍了拍他的貂裘,
“小二……哥,走吧!”
刀鞘上的寶石,在陽光下閃著七彩的光,刺痛了朱允炆的心。
朱允炆急忙攏了攏貂裘,送給三弟一個白眼。
又陰陽怪氣道:
“刀真不錯!”
“那是!禦賜的呢!”朱允熥開心地回道,順手耍了一個刀花。
朱允炆一股怒氣直衝天靈蓋,尖叫一聲:
“起轎!”
就這樣,朱允熥伴著肩輿,一行人朝東宮走去。
朱允熥沿途欣賞冬日景色,臘梅花開的正好。
肩輿有節奏地起伏,朱允炆陷在貂裘裡,冷著臉,有些萎靡不振。
想著今天的陛見,他很難過,
如果不是腹瀉,導致人沒了精神,默寫肯定不會錯字的。
如果賑濟的答案不泄露,自己也能逆風翻盤。
結果……
最後敗給了朱允熥。
過去被他鄙夷的,欺辱的,朱三傻!
朱允炆不願麵對現實,
不甘和失落讓他意難平。
他忍不住問道:
“那個賑濟的問題,誰給的你們答案?”
“沒人給。”朱允熥乾脆地回道
誰給啊?
都是自己撿的。
“就憑你們仨?”
朱允炆鄙夷地撇撇嘴,連聲冷笑,小豬一般地哼哼。
朱允熥沒有理會,他看到不遠處有幾株早梅,竟然有了花骨朵。
回去就告訴錢嬤嬤,讓她派人來折幾枝,
插在花瓶裡,明天正午就能開花了,暗香浮動,令人心曠神怡。
朱允炆又冷冷地問道:
“你的算術題是怎麼做的?”
朱允熥挑挑眉毛,認真地回道:
“我用腳趾頭扣的。”
朱允炆:
“……”
半晌,他冷哼一聲。
兄弟倆都沉默了。
隻有腳步的沙沙聲。
~
景陽宮外。
朱允熥站住了。
肩輿直接抬了進去,朱允炆一聲沒吭,沒有請朱允熥進去的意思。
朱允熥轉身就走。
呂氏早就下過懿旨,不需要他早請安、晚問候。就是為了削弱他在東宮的存在感。
他一邊走,一邊數數,
“一步,兩步,……”
他猜測,呂氏會叫自己回去的,
應該很快,
不會超過十步。
道歉書還在自己手上,這是她的好大兒的把柄,不要回去,她寢食難安。
剛踏出第六步,一個太監挑簾子出來了,大聲叫道:
“三殿下,娘娘有請!”
~
朱允熥大步進殿。
呂氏坐在首位,
朱允炆站在一側,看到朱允熥進來,他“哼”了一聲,彆過臉去。
朱允熥沒計較他的孩子氣,大步上前,躬身施禮,
“孩兒給母親請安!”
自從他傷愈,娘倆還是第一次見麵。
呂氏淡淡地說道:
“免了吧。”
呂氏上下打量他,
和炆兒一樣款式的常服,也都是嶄新的,人很精神,壓根看不出來是重傷初愈。
呂氏緩緩道:
“本宮聽說了,你今天表現不錯,陛下很高興,還誇讚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