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朱允熥一如既往,習武、沐浴、早膳、上學。
生活很有規律。
到了學堂,先去給朱權、朱植和朱鬆壯行,
他們今天去觀政。
司業蔣慶勉勵了他們幾句。
哥仨鬥誌昂揚,發誓要給災民送去溫暖。
朱植叫道:
“我們三個都沒閒著,一起查了不少書,歸納了不少辦法的。”
“讓他們感受皇家的關愛!”朱權揮舞拳頭,小臉通紅。
朱鬆靦腆,但是眼神裡也充滿了熱情和憧憬。
朱允熥笑道:
“三個臭皮匠還抵一個諸葛亮呢,何況三個王爺!”
“祝你們馬到成功!凱旋而歸!”
朱權他們走後,其餘學生開始上課。
少了朱植,教室安靜了不少,甚至有些冷清。
先生還沒到,黃子澄露了一次臉,叫走了朱允炆。
上午講授的是《中庸》。
老先生慢條斯理,講的很詳細。
朱允熥竟然聽進去了,還聽的津津有味,不僅能回答老師的提問,還有了自己的問題。
老先生十分滿意,撚著長須著實誇讚了一番。
午時剛過,大本堂就放學了。
司業蔣慶請旨後,下令觀政期間隻上半天課,孩子們回去做觀政的準備。
~
乾清宮。
早朝已經散去。
朱元璋回到禦書房,周雲奇送來一個匣子。
“陛下,太子來信了。”
朱元璋又驚又喜,
“快打開!”
匣子最上麵的是奏折。
老朱展開,看了一眼就欣喜道:
“太子還有七天左右就到京城了。”
下麵是兩封信。
一封是給太子妃的,
一封是給朱允熥的。
老朱不禁問道,
“最近,東宮有什麼事嗎?”
周雲奇回道:
“陛下,太子妃昨天派人去了錦衣衛衙門,抄錄了墜崖調查的卷宗。”
朱元璋冷哼一聲。
孩子都活蹦亂跳了,想起看卷宗了。
還不是太子要回來了。
“熥兒出宮了?”
“回稟陛下,昨天三殿下拿到牙牌就出去了,申時回來的。”
“都去了哪裡?”
“回稟陛下,三殿下先去的開國公府,給老太君請安;又去涼國公府請安;之後去看了自己名下的產業。”
“都誰跟著?”
“回稟陛下,宮裡的隨從沒追上。是涼國公撥的十九名隨從,都是軍中出來的精銳漢子。”
朱元璋不置可否,將兩封信遞過去,
“熥兒的直接給他。”
全送到太子妃那,他擔心孫子看不到信。
~
景陽宮。
呂氏曬著太陽,依然在琢磨著卷宗。
乾清宮送來了太子的信。
呂氏有些不滿地嘀咕,
“都不能直接送東宮嗎?”
錢嬤嬤猜測道:
“娘娘,可能是有奏折,就隨著一起送了。”
呂氏喜滋滋接過信。
之前她去信,哭訴過娘倆被國公府的人欺負了。
哥兒肯定是給奴家撐腰的。
看到信,呂氏愣住了。
越看心越涼。
太子很生氣,說炆兒殺弟未遂的謠言已經傳到了關洛,他都知道了。
質問呂氏如何管教的孩子?
熥兒重傷,生命垂危,炆兒如何能下的重手?
並帶來了懲罰:
朱允炆去大本堂的懲戒室罰跪一個時辰。
呂氏苦笑,這是擔心她放水,交給先生懲罰。
呂氏的目光落在了“謠言”上。
炆兒的謠言?
傳到了關洛?
這肯定是淮西勳貴!
呂氏氣的手腳冰冷。
黃子澄說炆兒要養望,還沒開始,名聲就這樣了。
錢嬤嬤說道:
“娘娘,太子也給三殿下寫了一封信。”
呂氏尖聲怒喝:
“在哪裡?拿去燒了!”
錢嬤嬤嚇了一跳,囁嚅道:
“太監說,說,陛下直接命人送給三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