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已經燒好了。
朱允炆上前看了,果然是插筷子不倒。
在士兵的維持下,災民開始排隊,
人手一個碗,有的甚至端著陶盆,全都眼巴巴地看著粥棚。
隨著一聲號令,開始施粥。
在皮鞭下,災民很有秩序。
朱允炆拿過一個長柄木勺,親自給幾個災民盛粥。
盛了幾個後,他就胳膊酸了,在董長義的勸說下,順勢放下木勺。
朱允炆今天的事情就結束了。
該回去了。
董長義等人都鬆了一口氣。
~
出了粥棚,眾人突然看到,一隊士兵押解著囚車上了江堤。
董長義心裡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不會是……?
不等他說話,朱允炆已經帶頭走了過去,
董長義急忙招呼下屬跟上。
為首的囚車裡,裝的是應天府的推官。
董長義心涼了,
沒想到殺的這麼快!
囚車轔轔而過。
隊尾的刑部侍郎陶榮跳下馬,瘦弱的身材在寒風中飄蕩。
陶榮拱手施禮,
“下官拜見殿下、董府尹!”
董長義小聲問道:
“這,這麼快就……”
陶榮一攤手,
“他們都招供了,陛下有旨,來江堤斬殺,以儆效尤。”
董長義為首的官吏都有些尷尬,他們就是被“儆”的。
董長義沒看到府丞,便低聲問道:
“府丞如何處置?”
陶榮回道:
“貶謫瓊州,遇赦不免。”
這意味著要老死在煙障之地了。
董長義歎了口氣。
也罷!
總比砍頭強!
士兵在江邊清出一片空地,將犯人拖出囚車,
二十多人,麵對一字排開,麵對江麵跪下。
應天府的官吏兔死狐悲,心有戚戚然。
朱允炆卻不屑道:
“他們是被自己的貪念所害,死得其所,死有餘辜!”
眾人垂首默然。
沒人附和。
董長義看到了丙字倉的倉大使。
他不是瀆職嗎?
罪不致死啊!
怎麼……
董長義想爭辯,張張嘴,卻不知道和誰爭辯。
一切都晚了!
他不忍再看,恰好要參加下午的小朝會,就提前告辭了。
臨行前,他指定一個姓陳的治中繼續陪同。
~
很多災民蜂擁過來圍觀。
陶榮大聲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讀罷,陶榮點了監斬牌,之後大喝一聲:
“斬!”
劊子手掄起雪亮的鬼頭刀,在場的官吏紛紛彆過頭。
朱允炆早被太監擋住了視線。
陶榮監斬後,帶著士兵走了。
犯人的家屬哭喊著上前收屍。
災民們陸續散了,沒人歡呼,他們早對一切刺激麻木,除了吃食。
官吏們麵麵相覷,臉色蒼白,眼中都是恐慌。
昔日還一起喝酒,一起共事,甚至吵架的同僚,瞬間天人兩隔了。
他們看不見帝王,但是帝王的無上威嚴讓他們瑟瑟發抖。
朱允炆偷偷瞄了一眼刑場,全被人擋住了,什麼也看不見。
他的心怦怦亂跳。
他很害怕,又有點亢奮。
有官員低聲叫道:
“這,這麼快就殺了?”
朱允炆尖聲道:
“沒有剝皮萱草,已經是恩典了!”
眾人再次沉默了。
丙字倉大使的姐夫紅了眼睛,委屈道:
“倉大使罪不致死啊!”
“這是命!下輩子做事踏實一點吧。”朱允炆甩下一句話,快步走了。
隨風飄來的血腥味,讓他有些惡心。
官吏們有些憤憤不平,人都死了,殿下還如此刻薄。
陳治中急忙示意同僚禁聲。
幾個官吏對視一眼,其中一人快步走到前麵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