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魏征。
稍微有一點風吹草種,這種事情,魏征立刻就會上書。
……
皇帝的身影從身前走出,李承乾沉沉低頭。
李世民平靜走到龍榻之上,然後坐了下來。
他的目光看向左側,內侍省典議立刻上前一步,高聲喊道:“皇帝至,眾臣行禮,趨。”
喊聲落下,殿中眾人同時向前半步,然後單膝跪在地上。
內侍省典儀,繼續高聲道:“脫舄!”
眾臣同時將雙足上的厚靴脫掉。
李世民目光看向李承乾,他能清楚的看到,李承乾的鞋襪比以往要寬大許多。
行動之間,雖然有所滯礙,但不是特彆注意,也察覺不出來。
難道他的機關藤甲,又有進展?
內侍省典儀的聲音再度響起:“解劍!”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將攜帶的佩劍解下,置於一旁。
殿中其他攜帶佩劍的官員和武將,也是一樣的解下佩劍。
大朝會,是整個天下群臣,唯一能夠光明正大的將自身的佩劍帶往皇宮大殿的時候。
當然,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擁有佩劍資格的。
有這一資格的,大多數是有三品以上官職,爵位,勳的文武官員。
“俛伏!”內侍省典儀目光平靜的掃過。
群臣立刻雙膝跪倒在地,行大禮叩拜,同時齊聲高呼:“臣等拜見陛下,恭祝陛下萬壽無疆。”
宏大的聲音在整個太極殿不停的回蕩。
……
李世民坐在禦榻,看著滿殿俯首的群臣,神色逐漸淡漠下來,輕輕抬手。
一側的內侍省典儀再度高呼道:“興!”
“謝陛下!”眾臣這才叩首起身,然後持笏肅立,雙目低垂。
特進,參知政事,知門下省事,鄭國公魏征,神色肅穆的從群臣之中走出,走到大殿中央,持笏躬身道:“臣,知門下省事魏征,啟奏陛下,貞觀十四年,風調雨順,百姓安樂,諸業順暢,天下安定,臣以天下臣民,啟祝陛下萬壽無疆。”
李世民平靜的點點頭,說道:“諸位愛卿辛苦了!”
群臣再度俯首。
皇帝看向一側,點頭道:“太子!”
“遵旨!”李承乾肅然拱手,然後從一旁內侍捧著的托盤裡熟練的取過聖旨,上前三步,捧著遞送到魏征的手裡。
魏征對著李承乾微微躬身,雙手接過聖旨,然後轉身麵對群臣,高聲道:“有製!”
李承乾,李治,還有殿中群臣,全部再度跪拜在地:“臣等聆聽聖訓!”
魏征高聲道:“今夕歲首,時會四海升平之運,八方寧靖,功德賢均,內外恩並……王者至仁則見,蓋太平之符也。
天有曆數,鐘我皇朝。
威恩並隆,遠人賓服。
今履新之慶,與公等同之。”
“履新之慶,與陛下同之。”眾臣齊齊口拜,同時齊聲朝賀:“臣等恭祝陛下萬壽無疆,祈願大唐萬年無期。”
“大唐萬年,眾位愛卿平身。”皇帝的聲音再度響起,眾臣這才重新站立而起。
“來人,舞!”皇帝話音剛落,四十九名千牛衛便已經從門外而入。
刀光閃爍,綿密如網。
軍陣舒展,殺機淩厲。
後側肅立諸國番臣,心中越發的敬畏。
尤其是祿東讚,麵色越發的凝重。
時時以舞刀宴朝的大唐,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時時刻刻壓在他的心中。
秦王破陣舞畢,千牛退出。
眾臣齊聲高呼:“陛下威武,大唐萬年。”
內侍省典議高聲喊道:“再拜!”
群臣再度俯首行禮,同時齊聲高呼:“臣等恭祝陛下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萬壽無疆……”
“眾卿平身!”禦榻之上的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
“謝陛下!”群臣這才起身。
中書侍郎岑文本,站出拱手:“啟奏陛下,諸州奏表,上呈祥瑞,恭賀陛下萬壽無疆。”
“可!”皇帝平靜點頭。
兩名千牛衛立刻抬一案奏折置於岑文本右側後,給事中以祥瑞表案案置岑文本左側後。
李世民微微點頭,岑文本拱手而退。
戶部侍郎崔仁師上前,拱手稟奏,同時有千牛衛將諸州上供的貢品,置於祥瑞和奏折兩側。
禮部侍郎溫無隱上前詣階,拱手道:“臣禮部侍郎溫無隱有奏,諸蕃進獻貢物。”
李世民微微點頭,看向側方,魏征上前承製,道:“製曰,可。”
太府少令,鴻臚寺少卿兩人左右,引諸蕃攜貢物上前。
一名明顯吐突厥人打扮的魁梧大漢,帶著金珠皮帽,穿一身乾淨皮衣,上前叩首道:“臣,定襄都督阿史那·斛勃,上呈駿馬三千匹,恭賀皇帝陛下,萬壽無疆。”
……
突厥,大食,波斯,天竺等諸國相繼上前奉禮,禮品有金盆,秘藥,珍珠,珊瑚等物。
終於,吐蕃國使祿東讚上前,手捧奏本跪倒在地,然後高聲道:“臣,吐蕃國使祿東讚,上呈駿馬六千匹,恭賀皇帝陛下,萬壽無疆。”
李世民呼吸頓時一肅,目光看向祿東讚,輕輕點頭,吐蕃人,在送禮一事上,足夠舍得。
李承乾神色肅然起來,正戲上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