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中,李承乾平靜的站在上方。
魏征在其下,神色肅然的張開聖旨,高聲道:“惟貞觀十五年,歲次辛醜,正月庚寅,朔初一辛卯日,皇帝若曰:
聖人布化,用百姓為心。
王者垂仁,以八荒無外。
故能光宅遐邇,財成品物。繇是隆周理曆,啟柔遠之圖;強漢乘時,建和親之義。
朕受命上靈,克纂洪業,總三才而統極,混六合以為家。聲教所覃,建木棗林之外;提封爰亙,弱水流沙之表。
悠然至道,高詠薰風。
庶幾前烈,克致和平。
眷彼吐蕃,僻在西服。
皇運之始,早申朝貢。
頃者讚普鬆讚,屢披誠款,積有歲時,思讬舊親,請崇姻好。
鑫在公主,朕之少女,長自宮闈,言適遠方,豈不鍾念,但朕為人父母,誌恤黎元。
若允誠祈,更敦和好,邊土寧晏,兵役休息。
故可婚約,冊吐蕃讚普鬆讚乾布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右衛大將軍。
彼者即以今月十六日進發,朕親自送於郊外。
以禮部尚書江夏郡王李道宗甘昭充使,宗正少卿太子右庶子、安平縣公李百藥為副,持節往冊。
率由嬪則,無替爾儀。
載光本朝,俾乂蕃服。
欽此。”
大殿之中,祿東讚沉沉叩首道:“外臣吐蕃國使祿東讚替讚普,領旨謝恩,陛下萬壽無疆。”
“平身吧。”皇帝平靜的抬手,說道:“禮節諸事,禮部,太常寺,光祿嗣,鴻臚寺,宗正寺,與太子商議妥當,報中書省,及與朕之。”
“臣等領命。”李承乾,李道宗,竇誕,李百藥等人齊齊拱手領命。
李承乾神色肅然,目光掃了祿東讚一眼,隨後又看向李百藥,他心中有些疑惑。
上一世,是以兵部郎中馮德遐為副使一起前往,這一次怎麼成了李百藥?
不過是李百藥也沒有問題,他不僅是宗正少卿,還是李承乾的太子右庶子。
代表皇帝,代表宗室,也代表李承乾。
但不知道為什麼李承乾總有種不大對勁的感覺,不過他的心思很快就放到了諸禮之上。
文成公主出嫁吐蕃的禮節諸事,是他在負責,那麼很多事情,他都可以插手介入了。
祿東讚輕輕抬頭,上麵的李承乾同時目光看了下來,淡漠的眼神讓祿東讚感到一陣的壓力。
這個時候,祿東讚莫名一夜失蹤未歸的兩名智苯,一瞬間,他有種感覺,那兩人死定了。
……
“啟奏陛下,賀獻瑞訖,大禮已畢!”魏征跪倒在太極殿中央,雙手捧一本奏章。
上麵記載今日大朝會的一切細節詳情。
禦座之上,皇帝微微點頭,隨後道:“興!”
魏征立刻站起,然後躬身退入了眾臣之中。
李世民看向群臣,開口道:“去歲諸事,有勞眾卿辛苦,今年繁重,還望眾卿奮祚,以創豐年,朕在太極殿準備了美酒佳肴,笙歌宴舞,朕與諸卿共享,不醉不歸!”
“臣等多謝陛下,願與陛下共享盛宴,不醉不歸!”群臣齊齊持笏拱手,轟然應諾。
“退朝!”李世民滿意的笑笑。
蕤賓之鐘同時奏響,演太和之樂,天下吉祥。
“朝訖,聖人出,太極宮大宴群臣。”
內侍省典儀的聲音中,群臣叩拜,李世民站起,然後朝著太極殿東廂房走去。
“臣等恭送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兩儀殿中,歌舞緩緩退去。
整個大殿之中頓時安靜下來。
皇帝坐在禦榻上,目光平和的看著眾臣,笑著說道:“去年一年,群臣辛勞,太子,晉王,你們代朕向諸卿各敬一杯酒。”
“喏!”李承乾和李治齊齊拱手。
百官效力,皇帝致謝,諸皇子代勞。
曆年規矩,都是如此。
本來還應該有李泰也在的。
李承乾負責兩儀殿內,李泰和李治負責兩儀殿外,當年,李治年幼,李泰多喝一點。
這種事情,隻有皇帝的三個嫡子可以。
李恪即便是再受寵愛,這種時候,也不會有絲毫機會。
李承乾站在殿內,從長孫無忌,房玄齡,高士廉,魏征等人開始,三省正相,三省副相,六部尚書,六部侍郎,九寺寺卿,九寺少卿,諸州刺史,諸部郎中,中書舍人,給事中。
還有諸大將軍,將軍,中郎將,譬如程知節,尉遲恭,李大亮,李勣,張亮,牛進達,段誌玄,執失思力,郭孝恪,蘇定方等一眾軍方將領。
李承乾一個一個挨個敬過酒去。
他行動雖然少有遲滯,但隻要不進行試探,那麼誰看不出問題所在。
參加大朝,招撫群臣,也完全勝任。
一個個都過去之後,便是再苛刻的朝臣,看向李承乾的目光都十分到柔和。
他們對於李承乾的太子之位,都不再有絲毫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