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平靜的坐在禦榻上,看著李承乾如此模樣的收攏人心,他的眼神平靜如常。
太子本該如此。
但是,李世民心裡非常清楚的知道,李承乾的腿並沒有徹底轉好,甚至都沒有多少的變化。
說他如今看上去無恙,不過是機關的功勞罷了。
即便是他能夠治好,距離完全治好,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不過現在也好,他專心在吐蕃事務上,心裡有了寄托,也就不會胡思亂想了。
至於未來,做個準備就好。
不知不覺中,李承乾走到了李義府身前。
看著站在眼前恭敬的李義府,李承乾忍不住的笑笑。
監察禦史,是少有的有資格進入太極殿的人。
看到李承乾,李義府感激舉起了酒樽。
昨夜的事情,他們都有心中默契。
……
李承乾沒有做任何多餘動作,敬酒,客套二句,正常的接下一位。
他沒有因為昨夜的事情有任何的變化。
正常,對他而言,就是最大的力量。
不知不覺中,李承乾已經走到了祿東讚的身前。
舉起被身後侍女斟滿的酒樽,李承乾對著提前站起來的祿東讚溫和的點頭道:“國使,孤敬你一杯。”
“不敢,外臣敬殿下。”祿東讚趕緊舉起酒樽,執禮甚恭。
李承乾笑笑,說道:“大唐與吐蕃日後都是一家,不必如此客套,不過有件事情……”
“殿下請講。”祿東讚立刻認真躬身,眼底深處藏著一絲警惕。
“也沒有什麼,大唐和吐蕃友好,那麼日後兩國來往通商之事,還請大相多多照顧。”李承乾稍微舉起酒樽,然後一飲而儘。
“外臣必然竭儘全力。”祿東讚滿臉感激,然後將一杯酒一飲而儘。
“通商吧,取長補短。”李承乾稍微放下酒樽,對著祿東讚點點頭,說道:“往來商貿彼此都能獲益,另外,孤聽說,吐蕃往南便是天竺。
當年東晉高僧法顯,北魏惠生等人都曾經過西域前往天竺取經,若是能夠通過吐蕃,豈不是更加安全便利。”
祿東讚一時間有些沒有反應過來,怎麼說通商,就又說成了取經?
不過雖然祿東讚沒有看透李承乾的意圖,但是他還是很認真的點頭道:“讚普為陛下之婿,為殿下妹婿,他日若有事,隻需持信一封至吐蕃,吐蕃必然全力協助。”
“如此便好。”李承乾再度舉起酒樽,然後一飲而儘。
祿東讚也跟著喝了一杯,然後就看到李承乾點點頭,朝著後麵走去。
重新坐下之後,祿東讚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太子這話是什麼意思。
不過祿東讚並沒有注意到,當李承乾提及到通商兩個字的時候,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祿東讚的身上。
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長安,絲綢之路的終點也是長安。
大唐是整個天下商貿最繁華的國度,商隊之多,也是天下少有。
當然,這些商隊多數是當世世家,貴族,甚至是宗室,皇族。
也就是說,這些商隊背後的人,都在這個大殿當中。
通往吐蕃的商路很早就有,但是因為大唐和吐蕃的關係時好時壞,所以商路並不是很通暢。
如今大唐和吐蕃通婚,那麼很多人立刻就會意識到這裡麵巨大的商業利益。
……
李承乾神色溫和的和各國使者應酬著,對於這位大唐太子,沒有一個人敢怠慢。
氣質溫潤,但言語之間,卻總能帶出幾分其他人難以想象的犀利。
天南地北,天涯海角,李承乾或多或少都能夠說的上一些來。
既然要專注在諸番之外上,那麼李承乾自然要用心一些。
至於吐蕃,李承乾的心思平定下來。
在大唐和吐蕃剛剛通婚的大背景下,他可以做一些手段,來削弱吐蕃的影響,但這段婚姻是絕對不允許被破壞的。
通商,是最隱藏的手段。
當然,更多的是為了方便兵部職方司的潛入。
諸番準備的同時,李承乾也在等玄奘歸唐。
那也沒有多遠了。
現在提前布局日後,正是時候。
李承乾笑笑,朝著前麵的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國使走了過去。
吐蕃或許很遠,但半島三國很近啊。
三國國使趕緊站了起來,然而李承乾隨意的一句話,三國國使臉色微微一變。
“孤聽說,東島三國有不少兩漢時期的孤本。”
……
閻立本坐在位置上,目光不時的掃過李承乾。
李泰今日沒有能夠出現在正旦大朝,這樣閻立本有些不安。
聽到李承乾一句“兩漢時期的孤本”,閻立本立刻轉頭過去。
太子這是要做什麼,他也要修書嗎?
不知不覺中,李承乾的壓力已經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