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鬆家的事,好似暫時是穩住了,短時間內應該出不了什麼問題。
案件上的事,倒也順利,隻待把最後程序做好,把人往大名府送去。
然後,就是錢的事了,索超的困境,已然也落到了蘇武身上。
大宋的軍隊,是不能裁撤的,大宋軍製,其實沒有正兒八經的退伍製度,即便是軍漢老邁了,也會留在軍中,哪怕是做些雜事。
也是大宋的軍隊,本就有維持社會安穩的作用,那些遭災的流民裡,隻要是青壯,為了避免他們鬨事或者揭竿而起,朝廷立馬就把他們都招進廂軍裡養著。
軍隊是越養越多,冗兵之困,也是越來越大,大到幾乎大宋朝廷大半的政府開支都是軍費。不知多少人想要改革,範仲淹改過,王安石改過,都不成功。
本就是沒有活路的人,一旦裁撤了去,尋不到活路,也就隻有一條路了,不是作奸犯科,就是上山入夥。
蘇武眼前這一攤子,東平府裡,在冊的軍漢,五千人是有的,實數的話,三千應該也差不多。
第一件事,就是清查清楚到底多少人。第二件事,不是裁撤,編製還得在,但要給這些人找一條活路。
第三件事,才是招募人手,組建一支既能真正信任,又真正堪用的軍隊,人數可以不用太多,三千人左右即可,如此還可以補充編製,暫時也足夠用。
然後就是錢了,三千精銳,花銷巨大,錢如流水。
蘇武現在滿打滿算,手邊一萬貫出頭,府衙裡應該可以支援一些,本該有的軍餉也會有一些。
但即便如此,都是不夠,甚至差得遠。
甲胄兵刃這種金屬手工製品,很貴,這是其一,蘇武甚至還有野心,得弄馬,大量的馬。
更得加錢!
陽穀縣,東平府,怎麼弄錢?
做生意做買賣是肯定的,但這種事,得要一個團隊,還要渠道,也要一筆大的啟動資金,更要一個好的項目,乃至一批好的項目。
蘇武倒也沒回家,就在衙門裡住,便是想了一夜。
第二天大早,洗漱完畢,又吃到了武大早早送來的炊餅,這炊餅吃得蘇武都不好意思了。
吃罷之後,帶著李成,直去那楊家大宅。
隻待走到門口,李成還一臉納悶問:“哥哥,怎麼咱到這裡來了?教旁人看了可不好。”
李成自也是擔心哥哥。
蘇武隻笑:“你這小毛頭懂得什麼,去敲門。”
李成便也不多說,往前去敲門。
開門的是個丫鬟,隻待一看到蘇武,先是一驚,再是一喜,也顧不得見禮,先脫口而出:“奴婢這就去請主母……”
蘇武臉一黑:“請見楊小公子。”
“啊?”丫鬟愣了愣。
“請見你家楊小公子。”蘇武又說。
呆愣丫頭點著頭:“哦,請……請都頭……將軍往廳中去坐。”
(總榜前十,曆史類登頂,兄弟們吊炸天。我壓力山大,隻求一心寫好,為兄弟們鞠躬儘瘁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