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稅使有經驗,肯定知道怎麼勸慰他!”
文科鄉試的悲歡,武生林泰來並不懂,但他馬上就要迎來屬於他的考試了。
八月底放了文科鄉試的榜,武舉鄉試緊接著就在九月舉行。
武科鄉試的規模比文科小多了,一共也就數百人參加,最後取中三十個武舉人名額。
武科到了鄉試這個級彆,製度就很正規了,不像府縣那樣隨意和亂來。
後世人可能不太了解的是,武舉是有卷麵文字考試的,而且分量很重。
參加武舉的武生,要先考策論,在文場上根據題目答一篇策、作一篇論。
武舉的錄取原則是“以策論定去留,以武藝分高下”。
隻能說,這個考試製度太踏馬的適合林泰來了。一個準備去考文科的人,還會怕策論?雖然林大官人並不是軍事專業的,但這幾個月也是一直複習《武經七書》的,後世又經曆過網絡信息的熏陶,對於鍵政還是很有心得。
彆的武生答策論題,能寫千八百字就不錯了,而林大官人兩道題洋洋灑灑的寫了六千多字。
就文場上這種絕對的數量級差距,考官如果敢淘汰林大官人,林大官人就敢舉著答題去告禦狀。
策論考試之後,就到了林大官人最喜歡的武藝考試環節了。
對林大官人而言,天下沒有比這更公正的考試了!在武舉最早的時候,武藝部分隻考步射和騎射,這對林泰來這樣平民考生是非常不利的。
後來為了擴大取材範圍,武藝考試擴展為三個項目,分彆是弓馬、膂力、刀槍。
考生要在三項裡任選兩項參加,隻有在兩項裡獲得一等的,才有被取中的資格。
對林泰來而言,當然是直接略過弓馬,選擇膂力和刀槍兩項。
待到秋來九月八,林大官人上校場。
數百考生站在點將台下,接受點名,這種武藝考試不像文場,沒必要入場搜檢。
考官們都在點將台上,林大官人抬頭就看到了南京兵部尚書王遴,他也是主考官。
而王遴身邊是一個武勳,林泰來推測是南京城守備大臣、臨淮侯李言恭,估計是副主考之類的角色。
疑似李言恭的武勳大臣身後,就是林泰來初到南京就見過的李宗城。
這會兒李宗城也看到了林泰來,忍不住怒目而視,但林大官人完全不在乎。
要是武藝考試還能被你個小癟三黑了,那就是天大笑話了。
今天膂力,明天刀槍,都是林泰來參加的項目。
點完名後,便有軍士抬了兩組石墩,來到點將台下。
重量都是天下統一的製式,分彆是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另有一個作為擺設的五百斤。
當其他武生都與兩三百斤的石墩搏鬥時,被喊到名字的林泰來出列上前,直接選了五百斤石墩,按規定動作把石墩提到腰腹之間。
在幾百道驚駭的目光裡,膂力項目第一名輕鬆到手。獨一無二的提起五百斤石墩,想黑都黑不掉。
從校場出來後,林泰來馬不停蹄,迅速回到國子監。
林大官人臨近考試後為何吃住都在國子監,就是為了防止場外陰招。
國子監裡麵雖然條件一般,但怎麼也比外麵客店、勾欄場所安全。
林泰來不清楚是否有人針對自己,但至少住在國子監裡他更安心。
如果不是趙誌皋堅決反對,林泰來都想在大成殿裡打地鋪。
又到次日,還是同一個校場,開始刀槍項目考試。
南京守備大臣、臨淮侯李言恭對南京兵部尚書王遴說:“我聽說林泰來此人,心思都在文壇上,給他武科功名純是浪費。”
正說著時,恰好被點到名的林泰來手持大槍,隨便挽了個槍花,然後就高聲對點將台上稟報說:
“好叫諸公得知,在下槍法得自戚少保親傳,戚少保所用的神威烈水槍也贈送給了在下!當時戚少保說,若熟習這套槍法,又能熟讀武學七經,奪取一個解元不成問題!”
眾人:“.”
和昨天一樣,又是幾百道目光一起注視林泰來。
誰說武藝考試不好作弊?你這樣自報槍法來曆,就純屬作弊!還踏馬的公開索要解元!
身為主考官的王遴無可奈何的對李言恭說:“本部想問問君侯,你怎麼才能黜落他?簡直黑無可黑啊。”
一個文能水六千字,力能拔五百斤石墩,槍法傳自戚繼光的考生。
一個考前公開上演過一騎當千的武功,從提學察院打穿秦淮河北岸,數百官軍都擋不住的考生。
說實話,不給武科解元都要被罵大黑幕了,怎麼淘汰?
林泰來背後又不是聯係不上大佬,要是那麼好黑掉,王世貞早就動手了,還能放任他蹦躂到現在?
想黑箱作業也要遵守基本邏輯,不顧影響的亂黑,最後一定是把自己也搭進去同歸於儘。
結束了考試後,林泰來最大的感想就是,如果文科考試能像武科這麼簡單和公正就好了。
武科鄉試規模小,又不用看上萬份卷子,結果出來得也快。
所以沒兩天就放了榜,本科南直隸鄉試取中武舉人三十名,解元乃是蘇州府吳縣民戶武生員林泰來。
文場裡策論第一,武場裡膂力項目第一、刀槍項目第一,所以這個解元算是實至名歸。
林大官人搖身一變成了武舉人,大官人這個稱號更加名符其實了。
這時候,許多最近才聽到林泰來傳說的人如夢方醒。
原來拳打學術東林派,腳踢文壇複古派的蘇州林生,來南京是參加武舉考試的!南京結束之行要結束了,求一張最後的月票,刺激一下醞釀新劇情!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