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前的最後兩小時,最後一批運輸機著陸了。
成排的戰團仆役們微微地有了些許動靜,如同從冥想的沉靜中喚起全部注意力,迎接從最後批次的雷鷹中緩緩現身的來者們。
傷者們首先出艙,在飲魂者內戰中受到較為嚴重創傷的阿斯塔特們,他們的軀體被安放於反重力撬上,由藥劑師細心看護著。
隨之出現的則是榮譽衛隊,他們由索什揚引領著,他強硬而不屈的麵孔深藏於頭盔之下。
榮譽衛隊的成員都已經把昔日的深紫色塗裝改成了樸素的銀灰色,戰甲外的罩袍下擺都掛綴著雙劍交叉的標誌,代表掛持者對戰團的奉獻。
而整個榮譽衛隊,僅有一人除外。
索爾,在索什揚身後十步距離跟隨著。
如索什揚那般,他的麵容也被頭盔籠罩,覆甲的雙手垂在他樸素簡潔的罩袍之下。
榮譽衛隊跟隨在他們受傷的弟兄們身後,保持著敬意的謹慎步幅。
傷者們緩慢地從靜立的隊列間穿過,被送往醫療區。
登陸場另一端,一架雷鷹也在液壓的嘶鳴中降下了著陸尾板。
紅寶石色的燈光湧出,在飽經熾烤的登陸場上投下一道修長、勇武的身影。
獨身一人,那覆甲的身形緩緩走入這肆虐的風暴之夜,不為任何人所知。
時隔一年多再次回到修道院要塞,索什揚感歎良多——他現在依然能回憶起當這些空地還被密林覆蓋的時期。
在過去,圍繞著星界騎士的修道院要塞方圓數百公裡曾有二十多個村鎮與聚居點,它們以食物、服裝、金屬礦石、機械及一切補給支撐著臨近的巢都。
而現在這一切都不複存在了。
要塞山峰的周邊土地已被夷平,改建成了巨大的軍事輜重園區,索什揚要很努力才能回想起那些村鎮曾經的位置。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輔助軍訓練中心、兵營、軍械庫、儲藏倉庫、維護區……
目之所及的一切建築在向四麵無限延伸,它們全心效命於戰團,為其在偉大的遠征中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即便已是如此深夜,浩蕩的隊列仍然未在周遭的喧鬨中吸引多少注意力——裝卸機與運輸機起降不息,在各區域平台間頻頻往返。
從修道院高處可以看到,一整隊滿載軍械的貨車隊列在新建的公路上呼嘯而過,開往要塞南部的集合地點,以及戰團輔助軍的訓練場地。
就連戰團仆役,很多都是新招募的。
套著嶄新軍裝的年輕男女們目瞪口呆地注視著巨人們行軍,盯著隊首那位引領巨人們的身影。
他們在風雨中走進修道院深處,穿行於遍布堅金、防護盾與自動武器陣列的幕牆之間。
隨著戰士們漸漸接近,修道院的主體要塞顯得愈發高大。
到最後,阿斯塔特們開始沿著一條僅有人工光球照明,人工開鑿的小徑繼續前進。
昭示力量與傳統的堡壘,挺立於如同汪洋般浩瀚的雨霧之間。
它周身曾經的花崗岩底座已被工程機械開鑿、裸露,即便深夜,挖掘機械依然爭分奪秒,拋離土方,融出路徑,埋入通管,將要塞本身繼續延伸進群山深處。
其中一些工程計劃是索什揚安排的,例如在群山腳下修建一係列的山門便於地下層通行。
但其中一些卻也不是,比如在要塞中增設僅需幾秒就能運輸乘客到要塞核心的升降梯。
雖然一切為了效率,在他看來這一提議卻有些過於狹隘。
通向大門的路途應該是戰士用雙腳踏出的道路,應該在千百年後被世世代代的戰士們碾磨光亮。
其餘修士們若是樂意,大可乘梯入堡,但他永遠不會。
每當凱旋而回時,他想要一次次地行走於戰士們用雙腳踏出的道路,直到他再也無力做到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