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還有兩條麼?
隻要派出去從對方側翼尋找機會的騎兵,能起到騷擾對麵側後方的作用就行。
不同時代的騎兵,有不同的用法。
前秦時代,多是用來遊襲,斷糧道,追擊敗軍等,在正麵戰場上,沒有太大的發揮餘地。
但到了楚漢爭霸時代,騎兵已經開始用於正麵衝陣。
開創騎兵正麵衝陣的戰法,不知道是始於何時何人,但要說把這個戰法發揚光大,與一個人是分不開的。
項羽。
楚漢爭霸的時候,劉邦就被項羽的騎兵搞的欲仙欲死。
所以從前漢時代起,騎兵開始用於正麵衝陣,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前漢在邊郡開了那麼多馬場,養了數十萬乃至上百萬匹戰馬,總不能說是全部拿來用在側麵戰場,輔助步兵的吧?
至於那個時代的匈奴,在騎兵運用方麵,相對於漢軍來說,反而是垃圾。
數萬騎兵在草原上圍住五千漢軍步兵,自己卻死傷萬餘人。
最後還得靠著地利阻止漢軍前進,這才生生把漢軍拖垮,足以說明匈奴騎兵在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正麵衝陣的能力。
到了後漢時代,光武皇帝麾下的“突騎”,在再興漢室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突騎之名,顧名思義,就知道是用於衝突敵人的驍銳騎兵。
如果沒有某隻土鱉的亂入,騎兵會在百年後,迎來它的巔峰――甲騎具裝。
李世民麾下的玄甲軍,就是甲騎具裝。
但甲騎具裝並不是沒有弱點。
它最大的弱點就是貴,非常貴,極度昂貴。
一旦使用之後,如果不能在戰場上一錘定音,那它的性價比就會變得極低,甚至可以說是血虧。
所以不管是唐還是元,雖說都擁有大量的騎兵,但輕重騎兵都是配合著使用,沒有說是專重於哪一個。
甚至兩朝之間的大送,因為被人捶出了經驗,居然也能發展出克製騎兵的戰法。
以致於北麵的拐子馬等重騎兵居然再次淪為側翼戰場的兵種。
當然,由於某隻土鱉的非法穿越,提前搞出了完整體的甲騎具裝,讓重騎兵提前進入巔峰時代。
而這個時代無論是魏還是吳的生產力,偏偏又被季漢拉下了至少一個代差。
至於草原上部落,那就更不用說了。
拓跋力微在正麵與竇賓交戰,同時安排一支騎兵繞到側翼,尋找破綻,伺機發起攻擊,擾亂對手的側後方。
這並沒有什麼錯――雖說按以前,他會南北各派出一支,但現在麼,族裡的一半精騎還不知道在哪晃蕩呢。
但他錯就錯了,錯估了對手,同時還不了解對手。
“將軍,鮮卑胡有支騎軍從北麵繞過來了。”
舉起望遠鏡的趙三千,主動擔負起了望手的職責,向鎮東將軍報告情況。
主動奔赴敵人的預設戰場,沒有辦法提前挑選製高點,隻能是讓人臨時搭起帥台。
鎮東將軍背著手站在帥台上,似乎正在欣賞草原美如畫的風景,並沒有太過在意趙廣最新發現的敵情。
當然,這一場戰事在他眼裡,並沒有值得太過重視對手的地方。
沒辦法,對手主動提前削弱了自己的一半實力,毫無疑問讓鎮東將軍輕鬆碾壓。
僅僅是嗯了一聲,表示自己聽到了。
然後又抬了抬下巴,問道:
“前麵呢?”
“竇賓已經攻破了鮮卑胡的第一道防線,正在繼續推進,”
頓了一頓,趙廣的聲音放低了些許,“將軍,依末將看來,這沒鹿回部的情況似乎有些不太妙。”
雖然看不清具體情況,但從望遠鏡裡,趙廣可以看得出來,沒鹿回部的陣型,已經變得有些淩亂。
而且這種淩亂,一直在持續,並沒有得到恢複。
這對於剛剛小贏了一回合的隊伍來說是不正常的。
趙廣彆的不行,但在領軍方麵,還算是有些心得。
這一眼看去,他就能猜出個大概:
沒鹿回部估計是已經兵疲師老,沒有餘力了。
這個時候竇賓居然還敢繼續領兵向前,恐怕有危險。
從望遠鏡裡可以看到,雖然拓跋鮮卑丟失了一道防線,但後方陣型依舊整齊,旗幟未亂。
雙方兩相比較之下,拓跋鮮卑確實要比沒鹿回部強上不少。
這種情況下,拓跋力微要是看出了沒鹿回部是強弩之末,組織兵力反撲,竇賓怕是沒有能力擋得住。
“哦?”鎮東將軍的目光,終於從遠處的風景挪回陣前,嘴角勾起一抹淡漠的弧線:
“竇賓沒有派人前來求援,那就不用管他。”
“要是沒鹿回部敗兵反衝怎麼辦?”
“通知禿發闐立等人,讓他們隨時做好準備。”
依言讓人傳令畢,趙廣又有些可惜的咂了咂嘴,“這等打法,死的胡人未免太多了些。”
一個勞力好多錢呢!
“不夠。”
“嗯?”
趙廣有些驚異地回過頭,看向鎮東將軍。
鎮東將軍目光沉凝,麵容冷漠,“死得還不夠多。”
“拓跋鮮卑是個大部落,如果這一次能按計劃滅了他們,至少能有二三十萬勞力。”
“再加上沒鹿回部,此次出塞,怕不是能收獲近五十萬胡人。”
饒是趙廣跟在馮勞力頭目身邊多年,但聽到這個數字,仍是禁不住地咽了咽口水。
太多了……
鎮東將軍吐出一口氣,“但這裡是草原深處,就算是加上胡騎義從,我們也隻有不到五萬人。”
搖了搖頭,“五萬人怎麼能在草原上看住五十萬人?”
就算是把軍中的麻繩全用上,也綁不了這麼多人。
因為這一次出塞,參謀部的推演,能收個二三十萬人就已經是極限了。
更彆說還有不計其數的馬匹牛羊。
“彆看沒鹿回部現在和拓跋鮮卑打得激烈,但他們終究是姻親,戰後真要出點什麼意外,那我們這一次出塞,就有可能是前功儘棄。”
胡人不可信。
“所以隻有讓他們打成血仇,我才能放心。”
怎麼才能變成血仇?
當然是讓雙方死的人多一些。
相比於賣人頭賺錢,鎮東將軍更看重此戰過後的安排。
這一戰太過順利,讓鎮東將軍有點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