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南陽城的羅誌學所召開的第一場會議是軍務會議,商討各部補充、替換各類軍需裝備,並給各部補充一定數量的新兵;商討新式深藍色軍官常服的裝備問題;正式敲定軍銜製度以及當場對部分高級軍官授銜。
除了這些事情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軍務就是商討第七步兵旅的訓練、裝備問題,並初步擬定了該旅的營級以上主要軍官人選。
第七步兵旅的各級軍官人選,羅誌學還是比較謹慎的,因為第七步兵旅將會是保鄉軍內第四支采用新式裝備、新式戰術的自建主力部隊。
這種主力部隊的各級軍官人選不能亂來,必須挑選最適合的人。
該旅的旅長以及副旅長很簡單,這種高級將領的任命都是由羅誌學一言而決之,其他人,哪怕是負責將士戰功考核、選撥任命的軍政部都沒有權力插手。
而對於人選羅誌學也早有了腹案,因此該議題剛提出來的時候,羅誌學就直接道:“第七步兵旅擬定新兵已經即將完成新兵訓練,為了更好的籌備該旅建軍事宜,旅長等各級軍官應當先行到任,軍政部擬調令,調第二步兵旅副旅長黃成勇任第七步兵旅旅長,授上校軍銜,調第四混成旅副旅長費秉清擔任第七步兵旅副旅長,授中校軍銜。”
這兩個中校以上的軍官的任命,羅誌學早已經敲定了。
黃成勇,此人和和黃丁權一樣都是早期第一批的輜重營士兵,為人忠厚同時又不乏靈活多變,而此人長期在主力部隊裡任職,對新式主力部隊的指揮,對新式戰術的應用都有豐富的經驗。
戰功上,此人擔任第五步兵營長後,長期駐防魯山縣南部一帶,提前摸清楚了魯陽關的防務。
後續擔任第二步兵旅副旅長後參與了攻打魯陽關戰役,和林冬生這個旅長一內一外,共同夾擊魯陽關,並趕在了明軍抵達魯陽關之前,搶先拿下了魯陽關。
如今保鄉軍裡一共也沒幾個勉強夠資格擔任主力步兵旅旅長的人,而黃成勇就是其中少數幾個人之一。
這一次此人的上位也不出其他人的預料。
由於保鄉軍裡的新式高級將領稀缺,彆說黃成勇上位旅長眾人不意外,甚至眾人現在都能猜出來尚未成軍的第八步兵旅的旅長人選了,要麼是第三步兵旅副旅長李多,要麼就是第五混成旅旅長董明傑。
不出什麼大意外的話就這兩個人之一,因為暫時保鄉軍裡除了這兩個外,其他候選人,要麼已經擔任要職,要麼暫時還不夠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