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以南四十裡外,紙坊。
此地乃明軍圍繞著武昌城為核心而設置的一個營寨之一。
同時也算是明軍在武昌城以西各營寨、哨卡的大後方,保鄉軍登陸之前,該地駐防有兵約千餘人。
兵力雖然不多,但是此地卻是極為重要,因為這是明軍在武昌城以西各軍的後勤轉運站,囤積了不少的糧草等物資。
而此地,就是任元慶中校所率領的小戰鬥群的第一個戰術目標。
此時,韓子平準將率領的數千人主力已經朝著武昌城挺進,根據偵騎彙報,原本從武昌城西進的明軍已經連夜撤離,直接跑回武昌去了。
因此韓子平準將即將率領第一旅的大部分主力部隊東進武昌,倒不是說要直接去攻打武昌城,主要還是為了屯兵在武昌城外。
其作用有三,一方麵是攔截其他方向避免其他方向的明軍,尤其是武昌城以東的數千明軍繼續進入武昌城,增加後續強攻武昌城的難度,順帶打個援啊什麼的!
其二則是方便其他友軍部隊,也就是任元慶等人率領的小股兵力肅清武昌城外圍的明軍,以切斷武昌城和外圍明軍的陸上聯係,做到真正的戰略包圍。
最後嘛,李成通他們還很天真的指望武昌城內的明軍犯傻,然後自己跑出來找韓子平準將打一場。
畢竟韓子平準將帶過去武昌城的主力部隊實際上也就三千多人的規模,而武昌城內明軍本來就有一萬五千多人,又收攏了兩三千外圍明軍,這總兵力估計都能有兩萬人左右了。
這兩萬明軍看見城外一支三千多人的寶賊軍在晃悠,難保不會生出我也能打一波的想法。
如果武昌城內的明軍真的出城作戰,那麼李成通做夢都要笑醒。
隻要明軍敢出城,那麼韓子平的三千多人就能拖住他們,然後第一師其他友軍就能迅速殺上去,逼明軍在武昌城外進行一場堂堂正正的對決。
至於說出城後還想撤回去,哪有這麼好的事。
兩軍近距離對陣之下,豈是你想要撤退就撤退的,明軍要是出城後覺得不妥又想回城,少說也得留下大幾千人的屍體或者戰俘。
所以實際上明軍主動出城打一波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要不然咋說這是李成通他們的天真想法呢。
不過明軍就算龜縮在武昌城不出,保鄉軍也有足夠的自信進行強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