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之所以發起渡江作戰,那是保鄉軍已經做好了強攻武昌城的準備,沒這個準備,沒這個信心,羅誌學都不會貿然派兵南下。
為了攻克武昌城,保鄉軍足足準備了一個三個臼炮營,這三個臼炮已經被臨時編成了一個臼炮團,該團目前擁有四十八門臼炮,其中三十門為十八斤臼炮,十八門為四十八斤臼炮。
此外還有大批野戰炮,僅僅是第一師就轄有六門五斤野戰炮,二十八門兩斤半野戰炮,第一師也是保鄉軍裡第一支把兩斤半野戰炮直接下放到團級的主力部隊。
目前各步兵團,都分彆轄有三門的兩斤半野戰炮,按照規劃,後續每個步兵團都會轄有六門的兩斤半野戰炮,而師屬炮兵團則是配屬五斤乃至後續的九斤野戰炮。
除了第一師這個主力部隊外,第一騎兵旅還額外轄有六門兩斤半野戰炮,以作為騎兵炮使用。
這還不算各部隊裡一批兩百斤短管火炮呢。
保鄉軍的火炮實力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增長著,而這些都是為保鄉軍南下渡江,並強攻武昌城帶來了充足的底氣。
再不濟,也能夠在渡江後自保。
在保鄉軍的這一係列大戰略下,韓子平準將率領的第一步兵旅等兵力,將會先一步抵達武昌城內,並逐步肅清武昌城外圍的各明軍駐點。
並等待後方更多的主力部隊抵達以強攻武昌城。
要想真正的強攻武昌城,還得等浮橋架設起來,大批臼炮,尤其是四十八斤臼炮等火炮抵達,更多的兵力抵達之後才會展開。
畢竟武昌城的城防設施還是比較完善的,貿然輕兵攻打武昌城,很容易把自己撞的頭破血流。
任元慶中校率領的第三步兵營為核心的一千餘人的部隊,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殺到了紙坊集鎮。
隨著任元慶中校所部抵達該地後,當地的明軍直接陷入了恐慌當中,緊接著大批明軍開始出逃。
這些明軍裡的將領已經得知了昨天前線兩千多明軍的戰敗,實際上現在紙坊裡的兩千明軍當中,有四五百人就是昨天從灘頭前線敗退下來的。
而這些潰兵們的到來,更是大幅度降低了紙坊內駐防明軍的士氣。
他們忐忑不安的度過了一天後,如今看到保賊軍殺來,而且一來還是上千號人,又是帶著大炮又是有騎兵的,那裡還敢有什麼抵抗之心啊,直接一窩蜂的跑路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