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二百七十二章反攻襄陽朝廷之所以能調動吳三桂入關南下剿賊,還是因為人家吳家父子想著南下撈一波錢糧,順便再給吳三桂弄點功勞什麼的,回頭還升官搞個總兵什麼的。
可不是因為朝廷下令他們就乖乖的來了。
吳家父子不想動,崇禎下一百道聖旨都調不動關寧軍一兵一卒,而且還拿吳家父子一點辦法都沒有。
吳三桂決議直接忽略陳必謙的命令,根本就沒心思去攻打魯陽關,甚至都沒去這已經變成了大軍營,一點油水都沒有的魯山小縣城後,而是在半途就帶兵轉向東南。
同時還給陳必謙去了書信,說什麼路上發現了賊軍蹤跡,他們正在一路追擊而去……
賊軍,其實也是有的,不過是幾個灰賊的偵騎而已。
畢竟吳三桂帶著三千大軍,其中上千人還是騎兵過來,這麼大動靜大楚帝國的探子們不可能不知道,實際上他們吳三桂還在汝州城的時候,北路軍司令黃丁權就已經知道了相關的情況。
隨後讓軍情司的人密切關注吳三桂所部的動向。
畢竟人家吳三桂是從薊遼一線過來的,是和東擄打了很多年仗的老邊軍,掄起戰鬥力肯定比中原腹地的一票明軍要強得多。
來是隻是三千關寧軍,但是黃丁權直接把他們當成了一萬明軍甚至更多明軍來對待。
所以吳三桂他們也是享受了偵騎的全程跟蹤的待遇。
這南下一路上時不時就能發現賊軍偵騎的蹤跡。
也就是那些賊軍偵騎比較膽小,甚至都沒敢靠近,隻是在外圍遠遠跟著,要不然早就被吳三桂麾下的騎兵部隊給乾掉了。
對於這些賊軍偵騎,吳三桂也不太在乎,反正這些賊軍偵騎也無法靠近,無法得知他們的詳細情況。
正好可以拿他們當借口,然後繼續率軍轉道東南方向。
去乾嗎?
剿賊啊!
人家吳三桂可是沒忘記自己的主要任務:趁著南下的機會獲得足夠的錢糧。
他父親吳襄在遼東還有好幾萬人要養活呢,錢糧困難的吳襄可是親自囑咐過吳三桂。
此番南下以湊集錢糧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