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後續的東進戰事能夠順利執行,羅誌學編成了三個野戰軍,並對高層人事進行了部分的調動,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後續的東進戰役裡,更好的整合各部隊的戰鬥力。
隻不過隨著第七師,第八師的陸續成軍,大楚帝國的軍費壓力也是日漸上漲。
截止到六月下旬,大楚帝國已經擁有了八個主力步兵師,四個暫編混成團,一個騎兵旅,六個臼炮團以及一個近衛師的編製。
這些主力部隊,哪怕有不少其實都沒滿編,然而總兵力也達到了十二萬人,如果要滿編的話,這個數字還會再增加四萬人左右。
除了主力部隊外,楚軍目前還有總數十個師的守備軍,這些守備師的兵力或多或少,基本在七八千人左右,這樣又是七八萬人的兵力。
兩者相加,楚軍目前的陸軍兵力,大約有二十萬左右。
這麼多兵力,光是養著這麼多兵力的開支就是一筆龐大無比的數目。
更彆說,楚軍還處於擴軍當中,眾多部隊裡的炮兵和騎兵等技術性並且都是嚴重缺編的,楚軍也是一直在想辦法提升技術兵種的數量,以求做到儘可能的滿編。
而這一項也是非常花錢的。
最後則是戰爭本身的耗費。
部隊待在營地裡,和部隊行軍作戰的開支,那是截然不同的。
其他不說,光是人吃馬嚼的開支就會迅速上升,更彆說彈藥開支以及裝備騾馬的損耗開支了。
之前的一場楚南戰事,楚軍就耗費不小,而後續還要加上一個作戰規模更龐大,同時開支也更大的東進戰役。
同時在其他幾條戰線上,雖然沒有大規模戰事,但是中小規模的戰事其實一直都沒停過,其花銷也不小。
這林林總總加起來,軍方那邊很快就發現,預定的一千五百萬軍費根本就不夠用,而且缺口至少也有五百萬兩銀子。
所以東進戰役展開之前,軍方那邊已經是多次上書請求增加戰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