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大楚帝國承順二年,明崇禎九年。
十月十五日,應天府江寧縣金陵城,即明南京城雨花台。
雨花台,位於金陵城外郭城牆和內城牆之間,金陵城城南地區,這裡是金陵城內少有的高地。
並且距離金陵城的護城河,也就是秦淮河一千多米,而正對麵就是橫跨秦淮河的長乾橋,長乾橋之後就是金陵城南麵最重要的城門:聚寶門。
如果明軍能夠依托雨花台高地進行防守作戰,並在上麵部署重型火炮的話,那麼足以覆蓋周邊地區,楚軍自然也就不可能在這裡發動攻城作戰了。
但是很可惜,明軍雖然一開始也在這裡構築了營寨駐紮了兵力,甚至部署了兩門的紅夷火炮,但是當外郭城牆的明軍不戰而退後,雨花台駐防的一千多明軍也是直接跑了個精光,連帶著把山上部署的兩門寶貴的紅夷大炮連帶彈藥都是完好無損的讓給了楚軍。
昨天楚軍第一師殺到此地的時候,看都的是完好的營盤工事以及一批火炮,唯獨一個人影都見不著。
第一師自然是很不客氣的占據了明軍之前在此地構築的營寨,並把兩門明軍遺留的紅夷大炮調轉了炮口,對準了長乾橋方向。
第二天,也就是今天,羅誌學率領第一近衛師等部隊也抵達了雨花台,並在這裡設立了前線指揮部。
羅誌學並沒有把指揮部設立在山中原有的建築裡,而是直接在山頂上,麵向金陵城內方向視線良好的地方構築了臨時的帳篷,並在這裡作為前線指揮部。
此時的羅誌學,就站在指揮部所在的山頂上,遙望著前方的金陵城。
視線之內,依舊是有不少的民居,此地畢竟是外郭城牆和內城牆之間的地區,已經算是屬於城區了,擁有眾多的建築。
隻不過相當多一部分就建築都已經被楚軍強製征用,這倒不是說用來充當軍營,而是為了把這些房子拆掉,為大軍展開攻城騰出足夠的空間。
大片民居往前,乃是大名鼎鼎,讓大楚帝國君臣們念念不忘,做夢都想來的秦淮河。
早期的秦淮河,實際上是被明廷作為金陵城的護城河而存在的,但是隨著金陵城一帶承平日久,金陵城的居民越來越多,並朝著外圍居住的時候,秦淮河也從當初的純粹的河流,護城河,演變為了商業繁華之地。
秦淮河兩岸,商鋪酒樓林立,河內畫舫眾多,眾多商鋪和畫舫以及數量龐大的小姐姐們,一起構成了華夏千百年裡最為著名的小姐姐聚集地之一。
往前往後數百年,大體上也隻有後世東擄滅亡後,有格格們出沒的幽州城八大胡同,以及軍閥混戰時期,有大量交際花出沒的鬆江府黃浦江西岸才能與之相提並論了。
哦,不對,二十一世紀的南邊還有個城市把此道再一次發揚光大,以優質的服務而著稱。
可惜,後來那些小姐姐們都丟棄了老祖宗的傳統,跑去玩直播了。
簡直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讓人惜之歎之。
隻不過昔日繁華的秦淮河沿岸地區,如今卻是一片蕭瑟,眾多的畫舫除了那些固定不能移走的,那些能移動的畫舫基本都跑光了。
至於衣著稀少,擅長吹拉彈唱的小姐姐們更是一個都見不著……
如今這些畫舫和大批的小姐姐們,基本都逃離了秦淮河,以避免即將爆發的攻城大戰。
畢竟秦淮河可不僅僅是普通的河流,它同時還是金陵城在南城的護城河呢。
昨天開始,穿著灰色軍服的楚軍將士就已經殺到了此地,並且架設了眾多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