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羅誌學最近幾年的崛起生涯,那麼就會知道此人不簡單,至少在當代人,不管是大楚的臣子還是對於他們的敵人明廷君臣而言,羅誌學都不是什麼普通角色。
而對於廣大普通民眾而言,羅誌學更是充滿了奇跡乃至神秘感。
崇禎六年,十五歲的羅誌學被動投身流賊之中,並且在短時間內就成為了賊軍之中的軍師。
崇禎七年,羅誌學已經成為伏牛山賊軍之首,得到了眾人的信服和支持。
承順元年,崇禎八年,羅誌學就率軍奪取了大半楚北,並在當年秋冬時分飲馬長江,隨即在漢陽稱帝建製,那一年,登基為帝的羅誌學也不過十七歲而已。
承順二年,崇禎九年,羅誌學先是率軍奪取了楚南,下半年率軍東進拿下了江西、江南等地,這一年,羅誌學十八歲。
承順三年,崇禎十年,也就是今年,大楚帝國掀起了兩廣戰役和閩浙戰役,奪取南方四省指日可待,並且還籌備著準備大規模的北伐,意在一統天下,成為九州之主。
今年,羅誌學十九周歲,哪怕是按照傳統觀念說虛歲,他也不過二十歲而已。
這樣的羅誌學,你彆看他年輕就好糊弄,這可是流民出身,帶著將士一槍一炮打下大半個天下,劍指九州的年輕天子!
而這樣的陛下,他會不知道天下貪官何其多,不管怎麼殺也殺不完嗎?
他會不知道大楚帝國治下貪官多是常態,根本不可能完全杜絕嗎?
他會不知道,哪怕是今天他不管怎麼暴怒,不管大楚帝國拿出什麼樣的政策和力度,都不可能完全杜絕貪汙**嗎?
不,他肯定知道!
既然知道,那麼為什麼還會如此的憤怒?
並且上升到了帝國根基的程度?
而隨著羅誌學的講話越來越長,到最後說到了妄議稅收國策的時候,好幾個人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
尤其是郭全書這個參務大臣兼吏務部尚書,一下子就抓住了羅誌學這一番講話的重點。
不是什麼老調重彈的貪腐,而是動搖稅收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