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四日,楚軍在經過了數日的前期準備工作後,主要是第五師的部隊也拿下藤縣,殺到了梧州府和楚軍第七師成功會師。
楚軍也正是對對梧州城發動了強攻。
大量的炮彈開始朝著梧州城內發射過去,有各種口徑的實心彈,更有十八斤、二十四斤、四十八斤的臼炮炮彈。
梧州城內的城防體係雖然做的不錯,能夠抵禦一部分楚軍的炮擊,奈何楚軍的炮擊規模是在是太大,而且梧州城內也缺乏相應的火炮反擊力量,隻能是被動的單麵挨打,因此城內的防禦工事陸續被摧毀。
為了攻克梧州城,圓滿結束兩廣戰役,掃平兩廣地區裡最後一支頑抗明軍,為大楚帝國後續的北伐穩固後方。
黃祥斌陸軍中將基本上把能夠抽調過來的火炮,尤其是重炮部隊都給抽調過來了。
臼炮方麵,有第八臼炮團下屬的兩個營,第七師師屬炮兵團下轄的一個臼炮營;之前隨同第五師主力作戰的第二臼炮團所轄的兩個營,第五師所轄的半個營。
上述各部臼炮部隊,一共湊出來了四十多門的四十八斤臼炮、二十多門的二十四斤臼炮。
至於十八斤臼炮那就更多了,這玩意在楚軍裡已經成為了團級部隊的標配火炮,每個主力步兵團裡都會有配屬,哪怕是守備師裡的炮兵團,也會配屬一定的十八斤臼炮。
大量的臼炮對著梧州城這座堅固的軍事要塞型城池發動炮擊,那殺傷力是剛剛的。
再加上大批九斤、五斤野戰炮也加入炮擊序列,雖然實心彈對這種擁有完善城防體係的要塞城池作用不是特彆大,但是有總比沒有好,打出去的炮彈多了總歸也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
加起來上百門火炮對著梧州城進行密集炮擊,持續了足足三天時間,打出去的炮彈不計其數。
等到第四天的時候,隨著楚軍的重甲突擊部隊開始發動強攻的時候,梧州城內外的防禦工事早已經是破損不堪,就來城內靠近城牆的大量房屋也是被擊中,甚至引發了一定的火災。
而城內的守軍,麵臨楚軍的步兵進攻,雖然有少數兵力進行了頑抗,但是這種頑抗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而且實際上更多的明軍,在楚軍殺上城頭後,並沒有進行抵抗,哪怕是被熊文燦視為近衛部隊的兩廣新標軍中軍也沒有進行實際上的抵抗。
過去幾天裡,這兩三千人的兩廣新標軍中軍,能夠在被徹底包圍,並且遭到密集炮擊的情況下還沒有出現大規模起義反叛投降之類的情況,已經算是他們對熊文燦仁至義儘。
兩廣新標軍中軍都如此,其他衛所兵就更不用說,如果不是之前有中軍鎮壓著,他們早投降了……
隨著楚軍的士兵登上城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