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連續損兵折將的鄭芝龍已經抽調不出來多少的地麵兵力來建立新的防線了。
畢竟在和楚軍一連串的作戰裡,鄭芝龍所部損失的兵力已經好幾萬了。
之前在浙江作戰的時候,鄭芝龍所部就已經先後損失了至少一萬五千多人的兵力,之前在珠江口作戰的時候,鄭芝龍所部又損失了一千多人,在潮州府作戰雖然暫時擋住了楚軍,但是他們自身也損失不小,損失至少兩千多人。
而真正損失的大頭還是在福建作戰,前期的兩道防線,再到福州城戰役,興華府的一連串戰鬥,鄭芝龍所部至少損失了三萬人。
上述各部損失可是在短短這大半年裡發生的。
大半年時間裡,鄭芝龍所部損失了至少五萬多人。
哪怕其中大部分也是鄭芝龍最近半年裡緊急招募並組織成軍的,但即便如此,這些兵力放在明軍那邊也算得上是營哨戰兵了,其他不敢說,吊打明廷裡的內陸衛所兵那是一打一個準。
原時空裡,鄭芝龍之子鄭成功能夠在沿海地區持續抗擊東擄多年,可不僅僅是靠著他們的艦隊,同樣也是依靠著他們的地麵兵力在質量和數量上其實也不算太差,能夠和東擄打的有來有回。
但是,這些鄭芝龍麾下的戰兵,在對上楚軍裡的守備軍還能打的半斤八兩,然而一旦遇上楚軍的主力部隊就很不夠看了。
武器裝備以及戰術上差距都比較大。
某種程度上來說,發家於海上鄭芝龍所部,在戰術乃至新式武器,也就是野戰炮和新型火繩槍運用上,都還不如明廷裡的新標軍呢。
因為,鄭芝龍所部,從頭到尾都沒有搞過什麼新標軍……
反倒是明廷那邊的督撫們,因為被楚軍一次次打的太狠,迫切的想要求變。
再者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新標軍這東西,你看起來似乎很高大上,但實際搞起來比傳統軍隊還要省錢……隨便弄點火炮,弄點火槍,再搞點長矛就可以拉出去打仗了,簡單省事還省錢。
而且打起來,說實話還真都不太差!
其中的典型就是湖廣新標軍、兩廣新標軍、江北新標軍。
而鄭芝龍嘛,人家又不缺錢,槍炮可以安排上,但是昂貴的盔甲這些東西也能安排上,再者鄭芝龍手底下還是有一批作戰經驗豐富的傳統戰兵的。
所以鄭芝龍覺得沒必要搞什麼新標軍,直接給自家的軍隊配屬更多的槍炮就行了。
這走的其實是和洪承疇一樣的路子,人家洪承疇也是以舊式戰兵為主,輔以大量的新式滅賊炮、滅賊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