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軍方還準備把第一師、第十師、第十一師這三個配屬燧發槍,采用新式戰術的主力師用於江北地區的作戰。
這樣一來,楚軍在江北地區就能夠集中六個主力師的兵力!
再加上第一騎兵旅和多個臼炮團以及若乾獨立配屬的部隊,僅僅是主力部隊的兵力就會達到十萬人左右。
而明軍呢?
他們的新標軍加起來也就三萬人左右,衛所兵也就四萬多人,總兵力不過七萬多人。
哪怕不算雙方兵力的質量、裝備上的諸多差距,僅僅是兵力上,明軍方麵就處於劣勢。
如果算上兵員質量以及裝備水平的話,那麼差距就更大了。
兵員素質的優劣很難具體量化,但是依舊可以通過士兵的夥食水準進行對比。
畢竟這吃得好了,才能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有了訓練後士兵的體能才能更好,而有了良好的體能才能夠進行高強度的各種戰術,搏鬥等訓練,才能夠獲得更加優良的行軍速度以及持久作戰的能力等等。
吃的好不好,對於士兵的綜合素質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而這也是羅誌學始終堅定維持軍內高標準夥食水平的重要原因。
兵員素質外,雙方的裝備水平其實差距更大。
明軍裡的衛所兵都不用說了,都是一群拿著冷兵器,火門槍的炮灰而已,不對,人家現在明軍的很多高級將領,比如宋祖舜,楊嗣昌他們都覺得這群炮灰礙手礙腳,還浪費錢糧,屁用都沒有……
他們手底下的衛所兵,更多還是用來當輔助兵力使用的,修一修工事,運輸輜重啊什麼的。
有點類似楚軍後勤部所轄的運輸團,建築營這些輔助人員。
即便是明軍裡的新標軍,其裝備水平也遠遠不如楚軍的裝備水平。
以最為重要的火炮來說,楚軍裡一個舊編製的野戰師,比如目前正在江北作戰的第一近衛師所屬的炮兵部隊,在滿編狀態下,火炮是非常多的。
師屬炮兵團轄有十二門九斤野戰炮,二十四門五斤野戰炮以及十二門四十八斤臼炮。
各步兵團,輜重團,騎兵團,各自轄有四門兩斤半野戰炮,四門十八斤臼炮,總數就是二十四門兩斤半野戰炮,二十四門十八斤臼炮。
光是一個第一近衛師的火炮,就比整個江北地區裡明軍的火炮數量總數都要多!
當然了,這種滿編部隊目前也就隻有一個第一近衛師而已,至於其他部隊,或多或少都會有缺編。
比如同樣在江北作戰的第八師,該師目前隻有八門九斤野戰炮,十六門五斤野戰炮以及十八門的兩斤半野戰炮,臼炮方麵暫時隻有十二門二十四斤臼炮,十六門十八斤臼炮。(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