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派遣祖大壽、吳襄等遼東將領,率兵萬人迂回出擊。
這種事根本瞞不住楚軍方麵!
彆看雙方還隔著好幾十公裡距離,但實際上雙方總數十幾萬大軍彙集在這裡,各自的偵騎四出,這些偵騎興許很難直接闖到敵軍主力近距離所在,但是闖入外圍地區遠遠的看一眼還是能夠做到的。
更何況上萬大軍出擊,這可不是什麼小動靜,祖大壽他們剛出擊呢,潛伏在天津周邊的楚軍偵騎就發現了異樣,當即一邊遠遠的跟蹤一邊派人把消息迅速回傳。
偵騎策馬飛奔之下,消息傳遞速度絲毫不亞於驛站體係支撐下的五百裡加急,僅僅是一天時間,正在率軍北上的李成通上將就獲得了明軍大批兵力出擊的情報。
“敵軍中有大批騎兵?”
“還帶著祖大壽的旗號?”
李成通根據多方情報稍微立馬就判斷出來了,明軍方麵肯定是派出了大股騎兵想要繞後襲擊自己的補給線,甚至是從側後位置牽製乃至威脅己方大軍。
此時,第二軍軍長董明傑上將道:“李兄,敵軍大批騎兵出擊,不出意外的話是奔著我們的後方,甚至靜海去的,是不是派遣騎兵前往攔截?”
董明傑雖然也是陸軍上將,一軍之長,不過他資曆更淺,是在江北戰役之後才因為戰功而晉升的陸軍上將,而李成通,則是去年東進戰役後因功晉升的陸軍上將,同樣也是大楚帝國裡地第一批陸軍上將。
因此雙方雖然都是上將,但是資曆還是差了不少。
更何況北伐之前,他們在淮安開戰略會議的時候,天子羅誌學就已經提前任命李成通為北直隸守備司令,統管北直隸區域的戰事,並且吩咐了如果前線發生了多軍配合作戰的情況下,以李成通為主,第二軍軍長董明傑上將以及第一軍軍長李東紹上將為輔。
所以這一場天津會戰,最高統帥乃是李成通,董明傑自然是需要詢問李成通,讓他拿主意的。
李成通道:“出來的是遼東那邊的兵力,有上萬人,自然不能讓他們輕鬆繞行南下,這要是讓他們跑到我們的後頭去,海軍那邊的內河艦隊雖然火力凶猛,但是也架不住對方提前埋伏甚至直接堵塞運河,一旦運河被堵住,後勤堪憂!”
“既然對方一出手就是大招,直接把他們的關寧鐵騎都派了出來,那麼我們這邊也不能太小家子氣了,讓三個騎兵旅集結出擊吧,再讓第十師配合他們作戰。”
“正好,可以讓第十師試一試他們編練多時空心方陣實戰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