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祖大壽已經率軍掉頭南下了,但是他也同時派人到周邊,甚至更遠的地方去湊集糧食。
尼瑪,他可是受夠了在糧草上受製於人的情況了。
南下和楚賊作戰,其實他是不排斥的,之前洪承疇讓他率軍南下的時候,他可是沒半點猶豫,直接就率領麾下上萬大軍南下了。
但是什麼時候打,在那裡打,怎麼打得經過慎重考慮,充分考慮了得失後再打啊!
現在這種情況在祖大壽看來,就不是一個很好的作戰時機。
己方迂回南下的作戰意圖已經被楚賊洞悉,人家楚賊都針鋒相對直接派出來了大軍攔截。
而這種攔截用腳趾頭想都知道肯定是做好了充分準備的。
根據前方偵騎的回報,楚賊一口氣派出來了將近五千騎兵,還有一萬多的步兵和炮兵部隊。
總兵力兩萬人呢。
這兵力都是祖大壽麾下萬人兵力的兩倍了。
並且對麵楚賊的騎兵數量也不少,己方的騎兵在數量上甚至都占據不到數量上的優勢。
至於說質量優勢,雖然強一些,但是也是有限的。
畢竟祖大壽也是聽說了,如今楚賊裡的大批騎兵,不少都是邊軍出身能衝陣能騎射的精騎,尤其是楚賊裡的三支騎兵旅,大部分都是之前南調到江北作戰的邊軍騎兵。
雖然祖大壽對自家的關寧鐵騎很有自信,但是也不認為自家騎兵對上楚賊裡的和這些邊軍騎兵出身的精銳騎兵,還能做到一打十。
彆說一打十了,一打二都夠嗆。
數千騎兵交戰起來,沒有絕對數量優勢的話,那麼很容易就打成混戰,到時候就算他手底下的關寧鐵騎能打贏,恐怕也是死傷慘重。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嗯,哪怕是自損五六百,這種事在祖大壽看來也是虧大了。
因為,關寧鐵騎是他祖大壽的騎兵啊,他積攢這好幾千具甲騎兵可不容易,彆說大幾百幾千的死傷了,就算是死傷幾十個他都心痛好幾天。
更關鍵是,他手底下騎兵死大量,人家洪承疇可不會給他補充一兵一卒!
所以仗要打,但是也要控製損失,絕對不能出現把部隊拚光情況。
哪怕是這一場戰爭裡,全殲了對麵的十萬楚賊,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大勝,但是如果自己手底下的關寧大軍損失慘重,同樣是得不償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