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東擄方麵決定仿造這種野戰炮,最近兩年也是積累了一批鐵鑄造的兩斤半野戰炮,五斤野戰炮,再加上一批攻城用的長管紅夷大炮,由此形成了東擄人手中的炮兵部隊。
這一次出征,皇太極把手中的大部分野戰炮以及部分紅夷大炮都是給帶了出來,足足有八十多門呢。
其中比較大口徑,身管也比較長的紅夷大炮有二十多門,還有二十多門五斤野戰炮,剩下的半數則是兩斤半野戰炮。
這個火炮實力,皇太極本來還極為自豪的了,但是得知了山海關那邊的楚賊動用了上百門長管火炮後,還有至少上百門各口徑的臼炮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對麵的楚賊不過是四萬多人啊,嚴格上來說這隻是楚賊裡一支偏師而已。
僅僅是這麼一支偏師,卻是擁有了一百多門的長管火炮,這對於皇太極而言顯得難以置信。
這如果是整個北直隸地區的楚賊兵力加起來,其擁有的長管火炮豈不是得超過兩百門?
嗯,他實際上還低估了楚軍的火炮數量!
北直隸地區的第二軍和第三軍下屬一共五個師,再加上幾個騎兵旅,以及獨立炮兵部隊,各類兩斤半野戰炮、五斤野戰炮、九斤野戰炮以及九斤十四斤重炮加起來,總數量可是達到了三百門以上……
楚軍裡,一個甲等師裡,就擁有五六十門各類野戰炮呢……雖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兩斤半野戰炮,但那也是野戰炮不是。
北伐的第二軍和第三軍所轄的火炮加在一起,基本上比原來的明軍邊軍以及東擄人的火炮總量還要多!
此外海軍那邊為了支援陸軍作戰,也會臨時拆下艦炮搬上岸,充當攻城重炮使用,尤其是山海關戰役裡,海軍的幾艘戰艦直接把船上的二十幾門艦炮都給拆下來搬到了岸上,然後搬上山海關城頭炮位,充當要塞防禦火炮使用。
皇太極和祖大壽如果冒冒失失的跑過去強攻山海關,恐怕是要遭到迎頭痛擊。
而攻城一方,連火炮數量都不如守城一方,那麼打起來可就要很尷尬了。
隻是,這沒打過之前誰也不敢說,因此第二天,皇太極和祖大壽分彆帶著大軍殺到了山海關城外。
——
看著敵軍主動在數裡外紮營,朱興發中將有些小失望……
他還指望著對麵把營地靠近部署呢,然後自己就能夠突出部部署的一批九斤野戰炮和重炮部隊給他們的營地來一次炮彈洗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