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甘欣榮,第十八步兵團第三營的營長,陸軍少校,陸軍軍官學堂第六期步科畢業。
他很年輕,今年也不過十九歲而已,而且他本身長的比較清秀,也不算高大,以至於整個人看起來似乎隻有十五六歲一樣。
不過這種情況在大楚帝國陸軍裡卻不算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因為楚軍裡的絕大部分軍官乃至高級將領的都比較年輕。
這和大楚帝國陸軍的崛起曆史有極大的關係。
實際上在早期的時候,尤其是伏牛山時期裡,當時還是伏牛山保鄉營的楚軍,其軍官群體年齡還是比較大的,不少都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人。
但是隨著楚軍的規模逐漸擴大後,這種情況就出現了變化。
首先,楚軍很早就建立軍官學堂,從早期的隨營學堂,再到軍官學堂,有速成班,有進修班,也有正式班等。
速成班,這是專門麵向軍內立功的士兵以及士官所設立的學製,早期是一月學製,後來是三個月,再到現在,則是變成了半年學製。
而這些獲得進入速成班學習的有功士兵,往往年紀也不大,十來歲二十來歲為主體。
進修班,這是專門麵向早期火線晉升,文化水平不高的低級軍官,目前的學製為半年。
通過輪換進修的方式提升他們的指揮水準,同時也會接納少量主動投誠明軍裡的年輕低級軍官,這個群體的平均年齡倒是大一些,但是普遍也隻有二三十歲。
正式班,這是軍官學堂裡招生最嚴格,學製最長,同時學習科目最多的班次,學製從早期的三個月,再到半年,如今軍官軍官學堂的學製已經延伸到了兩年,而軍政部已經敲定計劃等到明年招生的時候,正式班的學製將會延長到三年,使得學生擁有更加充足的時間進行學習。
正式班裡的絕大部分學生,都是前明時代裡的落第讀書人,對學生的文化水平要求比較高,可不是粗通文字就能夠考進去的。
同時也要求是年輕人,軍官學堂裡可沒想過招收一批四十五歲的老家夥作為軍官學生。
因此正式班的學生們,年輕也很輕,普遍隻有二十歲左右,甚至十大幾歲的也有一大堆,畢竟正式班的入學最低年齡是十五歲……
上述軍官學堂裡三個班級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就成為了目前楚軍裡的主要軍官群體,哪怕是以前降兵甚至土匪出身的軍官,後續大多也參加過進修班。
如此也就導致了一種情況,那就是楚軍裡的軍官們,普遍年紀都很小,二十歲是主流群體,十幾歲的軍官其實也一抓一大把。
低級軍官是年輕人,這點很正常,世界上絕大部分軍隊,尤其是擁有完善晉升體係的軍官,哪怕是後世的現代軍隊都一樣。
畢竟剛從軍校出來的軍官,普遍也就二十來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