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一群軟腳蝦,敢打敢殺的軟腳蝦總比戰力羸弱的軟腳蝦強不是……
最後的第一百零四師,這個師純粹就是乙等師了,雖然也是直接嫡屬於東北戰役司令部所轄的二線乙等師,不是那種分散部署到各地的三線乙等師。
但是軍官以及士官骨乾的素質也好,武器裝備水平也好都不行。
這個乙等師的作用是在登陸部隊成功登陸之後,再作為預備部隊運輸過海,然後進駐參與地麵戰鬥。
至於前提的登陸作戰,甚至進攻金州衛城都沒他們什麼事。
所以雖然這個師的訓練情況也不容樂觀,不過白陽榮也不強求。
白陽榮帶著三個師的兵力,在登州府的威海基地以及蓬來港進行了長時間的適應性訓練後,海軍方麵的北洋艦隊司令夏秋陽海軍上將才帶著鬆江號巡洋艦等戰艦以及大批運輸船抵達威海基地。
威海衛海軍基地,這是海軍方麵在北方海域裡最重要,也是主要的海軍基地,這地方本來就是明王朝水師的海防重鎮,更重要的是這地方有著一個天然港口。
同時港口的三麵環山,而東北麵又有著一座劉公島。
這種地方很適合作為海軍基地使用,因為港灣足夠大,水深也夠,而且風平浪靜適合停泊船隻。
此外三麵環山適合構築防禦工事,避免敵軍從地麵突破。
然後劉公島的存在,能夠有效抵禦敵人自海麵的進攻!
大楚帝國海軍在劉公島上、以及港口的南邊以及北邊都是構築了炮台,部署了眾多大口徑岸防炮,其中光是二十四斤加農炮加起來就足足有四十多門,還有不少十八斤加農炮以及十四斤加農炮。
不僅如此,因為威海港的東麵出口,也就是劉公島和南岸之間的海麵有四五千米,海麵比較寬,單純依靠兩岸炮台的話想要完全封鎖海麵難度比較大。
為此,他們專門把這海麵上位於中間位置的一片礁石給來了個填海造陸,花費了巨資弄出來一個小島,並在島上構築了炮台。
如此威海衛就有了大小一共五座炮台,部署火炮一百多門,這些火炮可都是清一色十四斤加農炮以上的重炮。
正是因為確保了安全,大楚帝國海軍才能把這地方當成最北方地區最為重要的海軍港口。
如今,這片寬闊的海灣裡,密密麻麻停泊著數以百計的船隻,遠遠看過去都能感到到大楚帝國的強大。
夏秋陽上將抵達威海基地後,當即召集預計參與遼東半島登陸作戰的陸海軍高級將領,開了一個協商會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