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小姐偷情的書,都沒教輔書賣得好。
至於學生們自行手抄的各種教輔書手抄本,那更是數不勝數。
鬆華書院,就是這股大浪潮裡,積極投身新式學科的書院。
該書院也算有一百多年曆史了,坐立於鬆江府華亭縣郊外的僻靜之地,雖然辦學時間已經很長,不過之前一直不溫不火,長期以來隻有鬆江府內的一些學子會跑過來求學。
自從大楚帝國控製江南,並推行了新式科舉後,鬆華書院就積極擁抱新式學科,乃是江南周邊數府的眾多書院裡,第一批開設新式學科的書院。
而開辦以來,其辦學成績也算不錯,已經為帝國官場貢獻了,數十名舉人,四位進士,六名國子監學員。
至於通過院試的生員,那就更多了。
方北同,就是鬆華書院裡的一名學生,隻不過和其他書院裡的前輩們都奔著直接科舉當官,又或者是去報考國子監去不一樣,方北同選擇了從軍,並報考陸軍軍官學院。
並且還順利考上了,由此成為了鬆華書院裡第一個的陸軍軍官學院裡的學生。
本書院學子取得了這樣的好成績,該書院的院長自然不會視而不見,方北同返鄉後沒兩天,就接到了鬆華書院的邀請,邀請他前往鬆華書院講學數月,為學弟們傳授學習以及考試經驗。
方北同倒是沒有拒絕,畢竟鬆華書院是他讀了足足六年書的地方,在前明時代他就在鬆華書院裡讀書,當到了大楚帝國時代,先後考中了生員,然後現在又考上了陸軍軍官學院。
對於栽培他的母校,方北同還是有感恩之心的。
當然,這也和鬆華書院距離他家也不遠的緣故有關係,這去講學的話,距離家裡也近。
同時說是講學,但是書院也不會給他安排太多的課程,到時候他依舊會有大量的時間繼續學習,提前學習陸軍軍官學院裡的一些文化課程。
最後……講學數月有工資拿,並且還不少。
方北同也不是什麼大家族子弟,方家不愁吃喝但是也和大富大貴扯不上邊,書院那邊開出來的報酬可不是個小數目,所以方北同也沒有猶豫,直接就答應去講學了。
按照他的計劃,在鬆華書院裡講學三個月左右,等到了年底十二月份就動身前往金陵城報道,靜待正月正式開學。
方北同應邀前來,當鬆華書院方麵高興不已。
之前鬆華書院也經常邀請考上了國子監學院或考中舉人的學生回校講學,但是考上軍校的卻是一個都沒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