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擄人,如今可以說已經徹底失去了外援,隻剩下自身的力量龜縮在遼東長城以北區域頑抗。
如此情況下,大楚帝國自然不會給他們修生養息,重新積蓄實力的時間,寒冬大雪封山的時候不好打,但是等到了夏天後,天氣已經無法阻礙帝國大軍繼續向北進軍了。
因此,等到天氣好轉,並且趁著天氣好轉的時間,陸地運輸交通恢複,北方河流解凍恢複航運的時候,楚軍迅速往前線各部運輸了大批的糧食彈藥等作戰物資。
同時各部隊也進行了一定的兵力調動,為後續的戰鬥做準備。
經過為期一兩個月的物資搶運以及兵力調動後,第二集團軍以及第三集團軍已經完成了基本的戰略部署,完成戰略部署後也沒有停留,而是直接就發動了大規模的攻勢。
而和去年的遼東戰役不一樣,這一次第三集團軍的主戰兵力,並不是步兵或重炮兵,而是騎兵部隊以及野戰炮兵部隊為主。
去年的時候,第三集團軍打遼東,那可是要麵臨一大堆的城池堡壘,沒有大量的重炮根本打不動這些烏龜殼。
此外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楚軍在騎兵上處於劣勢,當時的第三集團軍加上配合作戰的近衛軍部隊一共也就配屬了一萬五千多人的獨立騎兵部隊。
因此遼東戰役的前期以及中期,楚軍的戰法使用都是步步為營,基本不打什麼機動作戰。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第三集團軍下屬,光是騎兵軍就有三個,野戰騎兵總數達到五萬多騎。
這些多出來的騎兵,自然是去年一係列遼東以及漠南戰事的戰果!
去年的戰爭裡,大楚帝國在殲滅大量東擄兵力的同時,也繳獲了海量的騾馬,同時大量歸順的漠南蒙古部落也帶來了大量的戰馬。
僅僅一年時間裡,大楚帝國的獨立騎兵規模就暴漲了十萬騎!
這十萬騎兵裡,大概八萬左右是從歸順各蒙古部落裡征召自帶戰馬的騎兵組成,這些也都是傳統騎射騎兵。
還有兩萬則是通過繳獲的戰馬,自身培養的騎兵所組成,這些騎兵則是昔日在遼東戰場上大放異彩的新式騎兵,主要是驃騎兵,至於胸甲騎兵則是比較少,隻編成了兩個團而已。
這十萬新多出來的獨立騎兵,和原有的大約三萬多獨立騎兵部隊一起,在春天裡進行了新的整編,一共十三多萬獨立騎兵被編為三十個騎兵師,分彆歸屬十個騎兵軍所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