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價格的下跌,也有著鐵礦石以及煤炭成本以及售價都下跌的緣故。
而鐵礦石以及煤礦的成本以及售價的下跌,除了國內持續開發更多的煤礦外,還和蒸汽機在礦務行業上的大規模應用。
蒸汽機在礦務企業上的大規模使用,使得了礦務企業的生產效率更高了,開采成本也更低了。
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循環!
煤炭、鐵礦石的成本下降,讓下遊的鋼鐵成本下降,又導致了蒸汽機這種大型鐵製品的成本下降。
而蒸汽機的成本和售價下降後,又讓更多的礦務企業能夠用上蒸汽機。
這種不斷的拉低成本,提升產量的循環,又讓蒸汽機持續下降售價後得以進入更多的行業。
早幾年的時候,除了礦務企業外,隻有一些高附加值,並且有著硬性需求的高技術企業,如同大冶重型機械公司,鎮江重型機械公司才用得起蒸汽機。
但是現在一些附加值沒那麼搞的機械公司也能夠使用蒸汽機了,如廣州機械公司的鬆江生產基地工廠,就大規模采購了蒸汽機作為動力使用,而不是和其他很多傳統工廠一樣使用水動力。
而在肉眼可見的未來裡,興許三五年後連紡織行業這種典型的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毛利比較低的行業也能夠使用上工業蒸汽機了。
人家紡織行業早就眼巴巴等著蒸汽機了……這種穩定可靠的動力可比什麼水動力好用多了,他們也想要啊。
可惜的是,早期蒸汽機的采購成本以及後續的使用成本都非常高,這對於毛利率比較低,而且價格競爭非常慘烈的紡織行業而言,哪怕蒸汽機再好,用它也是個虧本生意……
但是如果蒸汽機的價格降下來,采用成本也降低下來,那麼為了更穩定,更高的生產效率,紡織行業也是能用上的。
三五年內,大楚帝國的工業生產,將會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蒸汽機為動力的生產階段。
如此將會對大楚帝國的工商業發展起到重大的推進作用。
因為這意味著,很多沒有水動力資源,不適合建水動力工廠,運輸成本也高,但是又有著市場需求的地方,也能夠建立起來平價的蒸汽機工廠生產各種工業產品。
而這也將會進一步帶動大楚帝國的工商業發展。
而工商業發展起來後,可以讓帝國提升收取更多的稅收,還可以通過大量的出口工業產品,進而換取海外的大量工業原料或農產品。
然後這些大量進口的農產品,比如經濟農作物棉花,糧食等等,都是可以緩解國內的糧食供應情況,從而讓民眾能夠多一份糧食的。
不過需要值得的是,在這個時代裡單純的工業本身,其實並不能讓民眾吃的更飽,對農業產量的提升是有限的。
工業發展除了早期能讓農民們用上更好的農具,進而提升些許農業生產效率,提升糧食總產量外,想要依托工業進一步提升糧食產量,那麼就要到化肥產業,機械化耕種了
而大楚帝國的工業發展,也隻局限在提升農業工具,改善水利設施上,但是並不能和後世的現代工業那樣,能夠讓糧食總產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這個時代的工業發展起來後,如果隻是依靠本土的話,其實對解決糧食問題沒啥太大的幫助……
但是,如果能夠有大量海外市場的話,那麼就不一樣了。
依托自身的強大工業,出口大量的廉價工業產品,進而換取海外的糧食,經濟農作物,工業原料等。
如此就能夠增加國內的糧食供給總量。
直接進口糧食就不說了,且說進口經濟農作物,這些經濟農作物是需要土地,需要農業人口去種植的,如果能夠從海外大量進口的話,那麼國內的土地以及農業人口就能夠更多的用於糧食生產,進而提升國內的糧食總產量。
當然了,以目前的大楚帝國的技術條件,主要是物資運輸條件而言,這種進口規模不會太大罷了。
畢竟海運所需要的時間非常漫長,而且現在的海運成本非常高昂,而糧食本身是一種平價的大宗物資,而且保質期並不長,因此從海外進口糧食運輸到本土食用,局限性還是非常大的。
目前大楚帝國也隻能是從南洋半島地區,主要是暹羅王國裡進口糧食,至於其他地方,比如說安南以及柬埔寨,他們自己的糧食產量都不咋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