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對新鐵路線、航運線進行戰略規劃的時候,要做到及時通報消息,相互了解,避免潛在的競爭衝突。
如今帝國的整體國力有限,可不能瞎搞而浪費了。
————
隨著一係列的政策頒發,廣州造船廠那邊都笑開了花,他們可是全國範圍內,第一家把高壓蒸汽機給搬上船隻,並試驗成功的人。
甚至在鄭和號試驗成功後,他們加班加點已經設計了多款蒸汽輪船的內河船型,有小型蒸汽輪船,擺渡蒸汽船隻,還有長途客運船隻、有普通的散裝貨運船隻,還有專門的礦石運輸船隻等,排水量從幾十噸到幾百噸不等。
並利用先機和柳河航運公司簽訂了第一批蒸汽輪船的訂單,柳家全在看過鄭和號的試航後,當天就把鄭和號輪船買走並進行改裝,主要是改善客運條件,準備用於在珠江流域上執行客貨兩用航班。
當然,更多的還是用來進行摸索試驗,以培養蒸汽輪船的船長,維護人員等等技術人才,同時也是為了積累運營蒸汽輪船的各種經驗。
除了鄭和號外,柳家全還和廣州造船廠簽了一批訂單,以訂購大小一共十五艘蒸汽輪船,總排水量達到了四千六百多噸,其中包括一艘排水量八百多噸的大型內河淺水輪船。
這僅僅是第一批訂單而已,同時他們還簽訂了第二批優先訂單,第二批意向訂單的數量達到了二十三艘,總排水量超過萬噸,其中包括多艘更大噸位的近海蒸汽輪船。
這些船隻也不是統一的,各種船型都有,比較多的是那些客貨兩用,排水量在兩三百噸的淺水內河船隻,大的也有上千噸的近海蒸汽輪船。
而這些船隻的推進方式其實也不一樣……畢竟這幾十艘船隻的建造時間跨度會非常大,早期的幾艘就會采取雙側明輪的方式,如果後續廣州造船廠幫海軍搞的螺旋槳推進方式不錯的話,那麼就會改為螺旋槳推進方式。
但是,不管是明輪還是螺旋槳推進,依舊附帶風帆,至少前期建造的蒸汽輪船都會攜帶風帆。
這主要是為了給技術還不太算穩定的高壓蒸汽機一個保險……鬼知道蒸汽機什麼時候就壞了,而進行海麵航行或長途航行的時候,可不能因為蒸汽機壞了就失去動力當死魚啊!
無動力船隻可是非常容易出現各種事故的。
為了安全,必須要有兩套動力,因此采用的是清一色的機帆雙動力。
除了安全保障外,繼續采用風帆也是為了降低運營成本,這年頭的煤炭還是挺貴的,柳河航運公司必須考慮到煤炭成本!
所以航行的時候,煤炭能省就要省。
再說了,順風順水的時候,風帆航行也不會比純蒸汽機動力航行慢多少,甚至很多時候還更快……
此外采用風帆,壓縮蒸汽機的運行時間,除了降低煤炭使用成本外,也可以讓蒸汽機避免長時間的高壓運轉……這年頭的高壓蒸汽機質量還不是怎麼靠譜,你持續運行個一天兩天沒啥事,但是持續運行五六天,出現故障的幾率就非常大了,持續運行十幾天?嗬嗬,分分鐘爆缸給你看!
總之廣州機械公司給的使用說明書上,他們的所有型號的高壓蒸汽機,都警告用戶不得連續不停機運行蒸汽機二十四小時以上,否則將會有極大的故障風險。
柳河航運公司,一共兩批訂單,訂購的船隻噸位達到一萬五千噸,可見其龐大的野心!
柳家全野心很大,他想要打造一條帝國本土沿海的定期航線,采用上千噸的大型蒸汽客輪進行運營,從北方的遼河口到天津,再到上海,寧波、福州、廣州。
中途還會搭配一條從上海到漢天的長江航班。
一條沿海航線,一條長江航線搭配運營,可以讓沿途旅客擁有更方便,更快捷的旅行體驗。
不用考慮什麼季風不季風,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都可以出航!
柳家全是打定了注意,要吃下蒸汽輪船的第一口肥肉,為此不惜第一時間就耗費巨資購入蒸汽輪船,準備一口氣打造兩大乾線航線,同時也準備深耕珠江流域內的各條短途航線。
後續如果在長江那邊發展的好了,他還要加大在長江航線上的投入,並深入到長江各支流,如湘江、贛江、漢江,未來甚至都要去闖一闖長江上遊,也就是四川段的川江航線。
柳家全是有野心的,也是有魄力的,敢第一時間就拿出龐大的龐大的投資去壓住蒸汽輪船。
要知道這年頭的蒸汽輪船其實不便宜……畢竟高壓蒸汽機還挺貴的,光是這幾十艘的蒸汽輪船的采購成本就非常高。
更何況,航運這東西,不僅僅有船就行,還得有人……這開風帆船隻和開輪船,可是截然不同的,光是人員培訓就是一大筆錢。
然後維護蒸汽輪船也是個麻煩事,蒸汽機那可是個嬌貴玩意,哪怕造船廠和廣州機械公司那邊都承諾會提供一定的保修以及免費培養技術人員,但是對於航運公司自身而言的人力培養成本也是巨大的。
最後還得考慮沿途的煤炭澹水補給問題,可不是每個地方的碼頭都有充沛的煤炭可供補給的,柳河航運公司想要搞大規模的蒸汽航運,這沿途的煤炭補給就不能指望著當地有煤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