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廣東因為粵北山區的阻攔,修通往北方省份的鐵路難度比較高,投資也會更大。
畢竟現在大楚帝國的土方施工能力也就那樣,沒有什麼大型機械設備可以用,搞土方工程都得靠鋤頭鐵鏟,效率低得很,在這個時候修建通往廣州的鐵路,難度遠遠不是後是可以相提並論的。
所以鐵路公司方麵對修通往廣州的鐵路還是比較謹慎的。
但是不管如何,羅誌學認為通往廣州的鐵路肯定是要修的,而且不能太遲,畢竟鐵路網一旦能夠和廣州連接,那麼對帝國經濟的整體拉動作用是非常大的。
再說了雖然鐵路難修,投資大,但是一旦修出來後預期的運營利潤也不會低,畢竟有個廣州在那裡撐著。
廣東,因為地處南方,又有珠江流域以及沿海海運的便利,依托對外貿易以及兩廣還有沿海地區的市場,其工業發展的相當好。
其重工業有造船行業,廣州造船廠,李氏造船廠乃是國內第二大,第三大造船廠,此外還有一大堆中小造船廠。
還有煤炭以及鐵礦行業,鋼鐵行業,安南地區裡割讓過來的廣寧煤田所在的廣寧縣,嫡屬於廣東省廉州府,鐵礦也有瓊州島上的大規模富礦。
以此出現了廣州鋼鐵公司這麼一個在國內也算得上是前十的大型鋼鐵公司。
再有機械行業也很不錯,有目前主打高壓蒸汽機,幾乎壟斷了國內高壓蒸汽機市場的廣州機械公司,而值得注意的是,廣州機械公司是一家綜合性機械公司,他們的業務線不僅僅隻有蒸汽機,實際上還有各種設備,比如紡織機械設備,製茶設備,煉鋼設備他們就搞的很不錯。
此外他們還有尋常的民用鐵製品業務,各種農具炊具之類的不僅僅銷向兩廣福建等地,而且還廣泛出口到各個海外市場。
其他地方,有一家大型的綜合機械公司已經很難得了,但是在廣州,他們竟然還有兩家,剩下的一家就是李氏製鐵。
這家公司,可是已經上市的諸多企業裡市值最高的一家企業,業務覆蓋非常廣闊,除了獨立出來經營的造船以及機床業務外,其直屬的各類綜合機械業務依舊非常多。
不僅僅生產各類機械設備,其各種日用鐵製品產品同樣暢銷全球。
然後還有一個兩廣武器公司,他們算不上是帝國裡規模最大,技術最強悍的武器公司,但絕對是盈利能力最強悍的武器公司。
業務從大口徑艦炮再到火槍彈藥,乃至冷兵器都有涉及,其一係列專門為了沿海、熱帶地區所研發的熱帶係列產品,在陸海軍裡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
帝國在海外作戰的地麵作戰部隊所用的各種武器裝備,不管是火槍還是火炮都是被他們的一係列耐鹽抗腐蝕的單兵武器或主打輕量化設計的山地火炮給壟斷了。
此外他們專門用於從出口的各類冷兵器業務,板甲業務、火繩槍業務、舊式火炮也是非常紅火,幾乎占據了帝國武器出口市場的半壁江山。
上麵這幾家,還都是大型重型工業企業,除了這些超大型企業外,其實還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各種企業,其中尤其是輕工業的規模非常大。
廣東地區的輕工業以棉紡產業,瓷器等為主,而這兩個產業也都是屬於非常典型的出口貿易類企業,其中的棉紡產業的模式在帝國裡非常特殊,他們都是從海外進口棉花,然後加工為布匹後再運往海外銷售,這個過程裡利潤相當可觀。
擁有眾多重量級企業,整體工業規模龐大的廣東省,其經濟體量僅次於江南省,連應天府這個京師都比不過……畢竟應天府的話,其實也就隻有一個當塗工業區能夠拿得出手,其他的都是一些服務類的第三產業。
這年頭要發展經濟,還得靠工業,大規模的工業!
工業規模極為龐大的廣東省,如果能夠納入到鐵路網當中來,那麼不僅僅對廣東自身的經濟發展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並且對周邊地區也會帶來非常大的好處。
其他都不說廣東那邊的諸多工廠,龐大的產業工人,他們所需要的工業原料、農產品、副食品以及其他民用產品,這加起來可是個天文數字。
一旦通過鐵路網連接,那麼周邊省份的各種資源以及產品,就能夠通過鐵路網源源不斷的向廣東彙集,繼而形成新的市場連接。
如此對周邊地區的經濟拉動作用將會非常大的。
鐵路,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帶動鐵路沿線的經濟發展,至於鐵路本身的盈利其實不重要。
如果不是鐵路建設太大,需要鐵路盈利來支撐鐵路的建設,羅誌學甚至都敢把鐵路運輸直接收個運營成本價,以此來進一步刺激國內整體經濟的發展。
因為連接廣東的鐵路網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太大,所以哪怕在粵北、贛南山區裡建設鐵路會難度非常大,投資更大,但是羅誌學認為也要頂住壓力,咬牙死撐也要修一條通往廣州的鐵路來。
這一次的交通會議上,羅誌學就是把廣東的鐵路問題拿出來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