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跪迎聖駕_老子就是要當皇帝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 第七百六十二章 跪迎聖駕

第七百六十二章 跪迎聖駕(2 / 2)

從航海性能以及續航能力還要成本考慮,執行遠洋任務的戰艦應該在兩千噸到三千噸之間,小了性能不行,大了太貴。

而錦州級兩千八百噸的滿載排水量,剛好就卡在這一級彆上。

這就是錦州級巡洋艦得以大規模建造的緣故。

至於護衛艦嘛,造還是要繼續造,不過噸位進一步放大到一千五百噸左右……這個噸位,實際上已經是大楚帝國海軍早期三等戰列艦的噸位了,嗯,也是同時期歐洲各國海軍戰列艦的大概噸位。

這種一千五百多噸的護衛艦,說是護衛艦呢,但實際上就是低成本的小號巡洋艦,擬定長期派駐海外到各基地,依托各基地就近活動,執行一定範圍內的巡邏以及護航任務。

隨著新型各類戰艦的建造計劃陸續展開,以往的諸多舊式戰艦的改裝也要持續進行。

畢竟隻要給舊有的戰艦換裝前裝線膛炮,那麼就能夠大幅度提升舊有戰艦的戰鬥力,海軍方麵自然不會傻乎乎的繼續使用滑膛炮。

不過前裝線膛炮也更貴,換裝也需要成本,因此不是什麼戰艦都能換裝的,基本上隻有一開始建造的時候就安裝了蒸汽機的戰艦才能夠得到換裝,並且艦齡還要足夠新。

至於原來的一些純風帆戰艦改裝了蒸汽機而來的蒸汽戰艦,則是因為局限比較大,本來就是屬於過度產物,因此這一次不會進行換裝火炮,而是會陸續退役。

至於之前都沒有改裝蒸汽機的純風帆戰艦,那就更不用說了,直接退役沒商量……

而換裝火力後的一些戰艦,也會根據性能進行級彆調整,比如之前的一大票兩三千噸的一等戰列艦,會在換裝火力後並進行一定改造還有改為巡洋艦使用。

早期的一些一千多噸的巡洋艦則是降格為護衛艦使用。

按照海軍內部的計劃,包括新建造以及改裝現有戰艦,即配屬了蒸汽機以及前裝線膛炮的新式戰艦。

在承順三十五年後,大楚帝國海軍方麵將會擁有二十艘新式戰列艦,主要有滿載排水量四千多噸的蘇州級戰列艦八艘,滿載排水量五千五百噸的漢天號戰列艦、在建中滿載排水量六千一百噸的應天級戰列艦六艘,後續新造戰列艦六艘。

新式巡洋艦的數量達到一百艘左右,其中主力為一票錦州級巡洋艦以及後續新造巡洋艦,預計數量會達到五十艘左右,剩下的則是一些舊有的兩千噸左右的巡洋艦,還有一票昔日戰列艦改裝而來的巡洋艦。

護衛艦的數量會達到將近一百艘,包括新建造護衛艦四十艘左右,從原有護衛艦、部分巡洋艦甚至三等戰列艦裡進行改裝得到六十艘左右。

也就是說,等到承順三十五年的時間,大楚帝國海軍裡的新式戰艦數量預計會達到兩百二十艘左右。

當然,這說的隻是新式遠洋戰艦的數量,並不包括一些現有,但是並沒有改裝計劃,繼續使用滑膛炮的舊式戰艦,這些戰艦的數量依舊會大量保有,並承擔二線,三線執勤以及訓練任務,後續則是隨著艦齡增加而退役。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海軍方麵還提交了一份新式近海內河炮艦的建造以及改裝計劃,擬定建造多種排水量從數百噸到千噸左右的近海潛水炮艦,專門用於近海內河所用,尤其是用於海外殖民地部署所用。

畢竟大楚帝國海軍進行需要深入海外殖民地的內陸地區,沿著河流為前線的陸軍運輸補給,護送移民,商船等等,因此對近海內河炮艦的需求量也一直不小。

如今活躍在印度地區的炮艦就有四十多艘,用於支援陸軍作戰,護送商船,而就這還不夠用呢……畢竟印度半島的麵積可是極為的龐大,期內也有眾多的河流。

光是大楚帝國控製力度比較強悍的後世孟加拉一點,這裡是恒河的出海口,大楚帝國為了控製恒河出海口以及孟加拉地區,可是在這裡常年派遣內河炮艦進行巡邏以及護航,當然也免不了掩護陸軍作戰。

光是為了維護恒河下遊以及出海口這一段,大楚帝國海軍當地的孟加拉灣分艦隊,就擁有了十二艘的近海內河炮艦,常年執行任務。

而印度半島上的其他很多地方,其實也需要不少的內河炮艦的。

除了印度半島外,還有南洋的大量地方也需要近海內河炮艦……

如此也就導致了一個很尷尬的情況,在海外的時候,大楚帝國海軍的遠洋艦隊強悍無比,強勢掌控了大半個印度洋以及整個西太平洋。

但是因為缺乏足夠數量的近海內河炮艦,使得對近海以及內陸地區的掌控力度不是很大。

大楚帝國海軍,如今不缺遠洋戰艦,缺的是大量的近海內河炮艦。

這種尷尬情況,其實也是大楚帝國國力強盛,對外強勢擴張後,但是海軍內部的戰略卻沒有進行及時調整,依舊把奪取製海權作為核心目標所導致的一種衝突。

爭奪製海權的海軍,那麼建設重心肯定是遠洋戰艦,而遠洋戰艦噸位大,吃水深,很難沿著河流深入內陸作戰的。

承擔這種任務的乃是吃水很淺的內河炮艦。

直到最近印度半島那邊經常抱怨內河炮艦不夠用,催促增援更多的炮艦後,金陵城裡的那些老爺們才發現內河炮艦不夠用了。(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夫君慘死後,我卷成三界白月光 千秋之改 穿書反派的逆襲 S級治愈力惡雌!全星際瘋狂覬覦 總裁重生複仇從零開始 七零:我在東北靠種菜帶飛全家 月老實習生今天又在寫bug 逆時瞳 陳勝大澤鄉傳奇 紅樓:榮國府姨娘致富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