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授田以及提供低息乃至免息移民貸款,這是最近十年來大楚帝國在移民政策上,最經常采用,也是效果比較好的兩種移民補貼政策。
隻是這些政策也隻能說一般,如果要吸引更多移民前往落戶的話,往往還需要海外領地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條件,比如來了就發錢……
多年前南部非洲地區,也就是非洲巡撫轄區治下的馬普托府為了吸引國內民眾就乾過這事……甭管你咋來的,隻要到馬普托府落戶,領取免費土地耕種。
並且一年後沒跑路,土地也耕種開發了,二話不說,直接發放一定數額的現金獎勵……講究的就是一個財大氣粗。
沒辦法啊,人家馬普托府坐擁世界第一大金礦,哪怕大部分金礦的利潤以及稅收都是上繳到金陵了,但是馬普托府留下來的地方財政收入依舊是非常龐大的數字,比南邊的南非府有錢多了。
依靠強大的地方財政,馬普托府發展的很不錯,人口也越來越多,以至於現在的非洲巡撫都把巡撫駐地搬到了馬普托府。
之前非洲巡撫駐地是在索馬裡地區的摩加迪沙……不過那地方還是有些局限,對南部以及中部非洲掌控力度不大,所以後續就想要南遷……一度考慮過戰略地位更重要的南非,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更多錢的馬普托府……
沒辦法,這年頭錢就是這麼的重要……巡撫大人想要乾點啥也得有錢不是。
而馬普托府靠著黃金一路買買買,不僅僅買移民,還把巡撫大人都買過來了……這地方的發展之路和當年的金山城非常類似。
當初北美洲的金山府,一開始其實隻是個和西班牙貿易用的小港口……後來發現了在金山城內陸地區發現了金礦後,這個小沿海港口城市短短幾年裡就迅速變成了北美第一大城市,然後北美巡撫也順勢把駐地遷移到了這裡。
如今的馬普托府也正在複製著金山城的發展道路……依靠黃金迅速彙集大量人口,而在海外領地裡,有了足夠的移民人口就意味著一切!
有了人口就能開發耕種更多的耕地,成為農業中心,有了人口就有了消費,也有了手工業以及一些基礎工業,如此就能夠成為工商業中心,然後很自然而然的就會成為巡撫駐地,進而成為政治中心……同時為保護當地的大量移民以及農業工商業,軍方必然也會加大在當地的駐軍數量,如此也就成為了軍事中心。
所以大楚帝國的海外直轄領地的發展,人口是第一位。
當然這個人口隻局限於楚國人自身……不包含那些亂七八糟的土著……因為這是海外直轄領地,不是殖民地。
大楚帝國在兩種不同的海外領地的統治模式是不一樣的,海外直轄領地是沒啥限製的,基本當成本土來搞,其戰爭的出發點就是為帝國子民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說白了海外直轄領地就是用來緩解帝國本土人口壓力的,尤其是給那些在國內過的很艱難的底層人口,給他們一條保底的退路,免的他們在國內混不下去然後怨天怨地想要造反……
所以才會出現海外直轄領地這種海外領地模式。
而傳統殖民地則是很好理解了,以經濟掠奪為主,雖然也會設立官府,但是官府一般不會強行的搞什麼土著肅清,連土著奴隸都不準留下……而是會利用這些土著人口進行生產,再把生產出來的經濟農作物,礦產品等運回國內。
而大楚帝國裡的諸多海外種植莊園,基本都是在這些傳統意義上的殖民地裡。
其中以非洲地區和印度地區為甚,在美洲地區則是沒有……因為大楚帝國一直都是把美洲地區當成海外直轄領地來經營。
美洲地區,就是大楚帝國用來緩解人口壓力的大型解決方案之一……其他解決方案還有南洋,澳洲。
此外還有潛在解決方案,東歐,印度,非洲,乃至歐洲……但是按照目前帝國的社會發展狀況以及人口增速來看,後續部分潛在解決方案大概是用不上了。
帝國民眾教育程度提高了,生活好了,也不會局限於生物裡最低級的本能‘繁衍’,而是更傾向於自我價值的實現。
而現在的大楚帝國裡的年輕一代,尤其是承順二十年代後出生,成長於高壓蒸汽機麵世後,帝國各方麵高速發展,接受過普惠性教育的年輕一代裡,已經不像父輩那樣十幾歲就早早結婚,並且玩命生娃了……雖然還會繼續結婚生育,但是結婚年齡已經開始穩步推遲,生育孩子的數量也大幅度減少。
這並不是財富分配或其他什麼矛盾問題,也就是說,這並不是生不起或養不起的問題……而是教育普及後人們開始更加重視自我價值的一個普遍現象。(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