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總公司已經開始大規模的在鐵路冷鏈運輸進行布局。
東海漁業公司找上門來進行戰略合作,他們自然是很歡迎的。
東海漁業公司開始布局內陸冰鮮市場,同時對船隻進行改裝,升級遠洋漁船,開辟遠洋捕撈海產品的新時代。
其他漁業公司自然也不會落下,紛紛開始在這一領域裡下注。
而作為冷凍運輸船的主要承建造船廠,鬆江海軍造船廠也順應市場,正式向市場推出了新一代,帶有冷凍儲存設備的各類型漁船產品,並針對舊式漁船推出了製冷升級改造服務,打算在這一市場上大撈一筆。
但是他們,總歸隻是中下遊廠商而已……甭管他們裡頭的誰,想要搞冷凍運輸船也好,冷凍漁船也罷,乃至火車冷凍車廂,冷凍倉庫等等,最終都離不開一家企業:鬆江貝爾公司。
這家大楚帝國裡的製冷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是目前唯一能夠向市場上提供成熟可靠各類製冷設備的企業,其業務在下半年,尤其是最後兩個月裡出現暴漲……可謂是訂單接到手軟,哪怕是貝爾公司已經因為訂單太多,都上調了兩次產品價格,但是依舊擋不住龐大的訂單量。
按照他們現有的產能來算,他們要把已簽訂合同的訂單生產出來,保守估計都得五年以上……更彆說外頭還有一大堆潛在訂單等著呢,因為貝爾公司產能不足,公司管理層為了避免風險,已經不再接受新訂單了。
之前的那些訂單之所以敢接,那都是建立在預計的產能持續擴產上的,他們已經有三個大型廠房正在建設,安裝設備當中,今年內會陸續投產。
這可把鬆江貝爾公司的一票老板和管理層們都給急壞了……這訂單多得是,但是產能不足啊!
之前擬定的三個產房的擴產產能,遠遠無法滿足市場的龐大需求。
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自然是繼續加大力度擴產啊……這外頭一大堆人揮舞著支票就為了求購他們一套製冷設備呢,不少公司寧願等待一年甚至兩年的交貨期也要下單。
鬆江貝爾公司的一票管理層,在承順四十年的冬天裡忙得腳不沾地,開始找廠房擴建更多的產能,尋找更多的零部件供應商等等,爭取在明年裡把預計產能再往上提一大截。
為了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鬆江貝爾公司在大過年裡都沒放太久的年假,隻有區區三天而已,並且這三天內自願加班生產的話,工資直接按照三倍發放。
在訂單排滿的情況下,這生產線每停一天都是損失大量的金錢,為了維持生產,過年期間給工人們發放三倍工資也在所不惜。
而眼看著鬆江貝爾公司吃的滿嘴流油,其他幾個製冷設備公司更是羨慕嫉妒恨。
有幾個製冷設備公司,他們其實或多或少也有一些產品的,奈何性能太差,可靠性什麼的也差,市場上根本不接受,隻能是接到一些貝爾公司不要的訂單……因為沒什麼訂單賺不到錢,同時還要繼續研發,這研發經費每天都嘩啦啦的流出去,因此其他幾個製冷設備公司現在也是很難受。
饒是背後有李氏製鐵這個巨無霸總公司支撐的冠華機械公司,在通過收購了一家小製冷設備公司真正進入了製冷設備領域,也是被技術研發搞的頭痛不已。
鬆江貝爾公司在製冷領域裡提前了好幾年,但是就這幾年的功夫卻是讓他們構築起來了一道非常嚴密的專利防護牆。
製冷設備裡的幾個重要核心部件,不少其他都是有公開專利,或者是其他行業就使用過的,但是也有一些零部件是鬆江貝爾公司為了研發製冷劑而專門研發的。
前者如壓縮機。
而後者如膨脹閥、蒸發器。
其他製冷公司想要在不侵犯專利的情況下就想要弄出差不多功效的零部件來,說實話難度不小,勉強弄出來了效果也很差。
在基礎核心專利這道攔路虎麵前,饒是背靠李氏製鐵這種龐然大物的冠華機械公司,也是深感頭痛。
想要專利授權?這是不可能的,還不如直接砸一個天價收購貝爾公司呢……其實之前他們已經嘗試過,隻是人家不賣。
現在的話……貝爾公司的市值已經連續飆漲,市值嚴重虛高,市盈率都上百倍了,高到讓總公司李氏製鐵看了都得沉默的地步。
不是買不起,而是誰也不願意當冤大頭啊!
市場上不少人都知道有臨江北路的機構資本在炒作製冷行業概念,吸引中小投資者入局,想要割一波狠的回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