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九百五十七章殺抵君士但丁堡承順四十二年五月十七日,奧斯曼帝國達達尼爾海峽,十多艘大楚帝國海軍雲集在這個狹小的海峽內。
這支地中海艦隊裡坐鎮中央的乃是大同級巡洋艦常州號,前頭還有護衛艦來安號,宜興號。
不過打頭的並不是這三艘大噸位的戰艦,而是兩艘三十四型淺水炮艦,地甲四號,地甲五號。
這兩艘標準排水量三百八十噸,滿載也不過四百多噸的淺水炮艦,看似個頭小,遠沒有三艘遠洋戰艦那麼龐大,但是卻頂在了最前方。
因為三十四型淺水炮艦是大楚帝國裡少有的采取全麵防護的戰艦,防護力非常優秀,能夠硬扛著敵人的滑膛炮岸防火力抵近炮擊。
之前大楚帝國海軍在伏爾加河入海口的阿斯特拉罕戰役裡,就使用過三十四型淺水炮艦用來打擊敵人的江防炮台,效果非常好。
今天也一樣,這兩艘淺水炮艦硬扛著奧斯曼零星的岸防火力的反擊,直接靠近到隻有大約六七百米左右的距離,使用其一百毫米艦炮炮擊恰納卡萊的岸防火力。
這個過程裡,時不時還有奧斯曼人打出來的實心炮彈,乃至土製榴彈的炮彈落在這兩艘淺水炮艦上或附近,但是卻沒有給這兩艘淺水炮艦造成什麼實際性的傷害。
但是大楚帝國海軍淺水炮艦打出去的一百毫米炮彈,卻是成片成片的摧毀著奧斯曼人的簡陋防禦工事,並大量殺傷他們的人員。
隨著兩艘淺水炮艦壓製了敵人火力,後頭的三艘大噸位遠洋戰艦也開始進入河道中央,獲得射界後對敵人進行炮擊。
一時間,大量的炮彈落入恰納卡萊的防禦工事上,其岸防炮台更是遭到了覆蓋式的毀滅打擊,奧斯曼人的岸防炮組成員大量傷亡,剩下的也逃命去了。
就在這個時候,海峽北岸的大楚帝國陸軍的野戰炮陣地上,也開始隔著海峽對恰納卡萊進行炮擊。
此地海峽不過一兩千米寬而已,陸軍的七十五毫米野戰炮,乃至七十五毫米山炮都能夠輕易的跨過海峽,對對麵的奧斯曼人進行炮擊。
規模龐大而密集的炮擊,整整持續了六個多小時,楚軍打出去的炮彈在熱氣球的引導下,幾乎摧毀了每一個發現的軍事目標。
整個炮擊範圍除了奧斯曼人的前沿防禦工事陣地外,還包括看似遠離戰場,隔著好幾千米遠的倉庫,行政建築,兵營等等。
等到了下午時分,楚軍的指揮官們通過十多個密切觀察敵人動向的熱氣球反饋,得知前沿的敵人陣地都已經被摧毀,在這些地方也看不見活著的敵人之後,海軍陸戰隊的一千多人才開始在南部開始登陸。
不過為了避免登陸的時候陰溝裡翻船,海軍陸戰隊的登陸還是很謹慎的選擇了在恰納卡萊南部大約五公裡外的地方進行登陸,而不是直接跑到人家城市登陸。
這萬一對麵奧斯曼人藏起來幾門火炮,哪怕隻是輕便的臼炮之類的,在楚軍登陸的時候來上那麼幾發炮彈,就有可能造成一定數量的陸戰隊士兵傷亡。
為了避免傷亡,海軍方麵自然不會瞎搞,反正也不著急,在遠一點的地方先登陸上去,然後慢慢往北邊打就是了。
等到傍晚時分,海軍陸戰隊一千多人,包括其攜帶的各種重型裝備,包括自身所屬的四門六十毫米迫擊炮、兩門步兵炮。
還有一個臨時抽調過來的一個炮兵連,配屬了六門七十五毫米山炮,以及一個兩百多騎規模的騎兵連都登陸完畢。
由於已經到了傍晚時間,楚軍也不打算冒著風險搞什麼夜間攻擊,而是就地鞏固了登陸場範圍之後就停止了繼續前進。
但是登陸部隊沒有在晚上發起進攻,不代表楚軍會在今天晚上閒著,這一天晚上,海軍工兵部隊將會緊急根據當地原有一個小港口進行擴充,搭建出來一個可以臨時停泊大型船隻的港口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