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羅誌學對手底下的人縱容……而是真心沒必要。
羅誌學作為大楚帝國的皇帝,他說的話就是法律,想要辦誰根本不需要什麼證據……
所以翰林院內務科裡封存的大量臣子的普通犯罪證據,其實都沒啥卵用……這麼一看,似乎翰林院內務科做了無用功!
但是……調查官員的犯罪行為,本來就不是翰林院內務科的業務範圍,甚至他們都沒有朝著這個方向去部署工作,純粹就是監控百官過程裡產生的附加產物。
翰林院內務科,從始至終,其核心職權都是監控百官,預防謀逆,防備動搖統治基礎。
這個機構,維護的是皇權,而不是法律!
打擊貪官汙吏,那是督察院的業務。
所以楚國朝堂上的高級官員們基本上也都知道翰林院內務科在監控自己……甚至以此為榮,因為你不到一定級彆,不擔任重要位置,人家翰林院內務科都懶得搭理你。
能夠獲得翰林院內務科長期監控的,那是帝國高級官員以及極少數特殊權重中低級官員的福利。
一般人想都彆想!
畢竟人家翰林院內務科的經費也是有限的,編內以及編外的特工人員也是有限的,長期監視是需要經費的,不可能給每一個人都安排上長期的監控。
你覺得高級官員的被監控,可能會覺得很憋屈,渾身上下沒有了秘密,充滿了不安全感……
但是人家高級官員覺得這是升官發財的標誌。
當然了,除了極少數心存不軌,想要玩謀逆,或者是真乾了天怒人怨,動搖統治基礎的極少數官員例外。
這些人被翰林院內務科給抓住尾巴後,下場往往都很慘……
基於翰林院內務科的特殊性,其實羅誌學對自己手底下的那些官員們,嗯,主要是高級官員們的貪腐情況比較了解的。
不就說知道全部,但是大概情況基本都知道。
比如他新提拔起來,主持這一次吏治大整頓行動的大督察院大都禦史徐龍澤,他是官場殺手,乾掉了無數貪官汙吏是沒錯……但實際上他的仕途生涯前中期自己也沒少乾這些事,隻不過是專業反腐出身,這些事情做的非常隱秘,甚至在法律上找不到什麼漏洞。
當然,等他走到了從二品的右都禦史位置後,就開始了和以前的這些行為進行了切割,並且開始收尾……倒不是他良心發現,而是到了這地步後真心沒必要搞什麼貪腐了。
這錢,前半生他也弄了不少了,足夠讓家人們天天花天酒地揮霍一百年都揮霍不完。
而他自己……說實話他對這些物質享受沒什麼興趣,或者說已經過了那個階段。
仕途生涯的後半段裡,其實徐龍澤就一門心思奔著升官去,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勢,獲得更大的心理滿足。
比如乾掉一個參務大臣?
作為一個禦史,這輩子如果能夠乾掉幾個參務大臣,那真是此生無憾了。
這種精神上的追求以及所獲得的享受,尋常凡夫俗子是無法理解的。
因為凡夫俗子們,都還停留在追求物資享受上……不是他們覺悟低,而是他們真的窮!
但是徐龍澤享受過了,這錢也貪的夠多了,同時手裡的權力也越來越大,權勢所帶來的滿足感,遠遠超過區區金錢……
在大楚帝國這種官本位帝製國家,錢對於這些高級官員而言,其實那就是個數字而已,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因為這個階段的他們想要什麼東西而得不到的話,有什麼東西無法享受的話,絕對不會是因為錢不夠的緣故!
所以大楚帝國裡的官場生態裡,高級官員和中低級官員,其實是兩個物種……其想法和做法完全不一樣,雖然前者都是後者進化來的……用句文藝青年的話來說就是: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追求。(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