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土著之間的軍備競賽導致的大楚帝國方麵在單發線膛步槍上麵鬆開一定的口子,正式考慮是否對土著藩屬國出口。
除了選擇性的加強代理人的軍事實力,避免地區動蕩,楚國利益受損外,最大的因素還是現在哪怕是楚國人不出口這玩意,很多土著藩屬國裡活躍的一些叛軍,也能夠通過走私,偷偷摸摸仿造乃至戰場繳獲等渠道獲得一些線膛步槍。
很多叛軍都喜歡使用線膛步槍,采取小規模的遠距離伏擊模式來襲擊代理人的正規軍……這些叛軍手裡的線膛步槍雖然沒多少,而且質量摻差不齊,但是湊個幾十支百來支還是問題不大的,然後用這些線膛步槍裝備小規模的精銳部隊用來打各種伏擊戰。
這樣一來,代理人的正規軍在武器裝備上就落入下風了,經常承受一些比較大的損失。
當然,上述的諸多因素,最後都離不開楚軍自身的強悍實力……隻有自身的實力足夠強悍,武器裝備保持了足夠的代差,那麼這些土著國家的軍隊哪怕是裝備了單發線膛步槍,那麼對楚軍也造成不了什麼實際性的威脅。
這裡,就必須重點提及,大楚帝國的全新一代的製式步槍,即采用八毫米無煙藥子彈二十七型步槍,已經在正規軍裡甲等部隊以及海外駐防乙等部隊全麵服役。
大楚帝國的新型步槍產量是非常大的,基本上保持了每年三十萬支左右的產量,而陸軍裡甲等和乙等部隊加在一起,其實也就大約八十萬人左右的規模,算上備用的儲備用槍,大概總量需要在一百多萬支左右。
再過來則是數十萬人規模的地方守備部隊,即各省丙等守備部隊
再加上近衛軍和海軍,武裝稅警,那麼第一輪的大規模換裝裡,大概是需要三百萬支左右。
軍方的規劃是用十年時間完成全麵換裝工作,以發射標準八毫米無煙藥子彈的步槍,機槍,全麵取代以往采用八毫米黑火藥子彈的各類槍械,包括二十四型步槍,二十六型步槍以及各式重機槍。
其中的核心,即以二十四型步槍為原型,改進設計而來的二十七型步槍,已經在承順四十八年開始大規模量產,並迅速把產量攀升到了年產約三十萬支,到現在的承順五十一年,已經生產了上百萬支了。
這一百多萬支二十七型步槍,主要裝備了近衛軍現役部隊,陸軍甲等以及海外駐防乙等部隊,海軍陸戰部隊,武裝稅警。
現在還剩下部分陸軍乙等部隊,丙等部隊沒有換裝……
不過即便是還沒有完成全麵換裝,但實際上二十七型步槍在生產,使用過程裡已經針對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軍方的一些改進要求進行了改進,推出了幾個改進型號。
因此,現在生產的二十七型步槍,實際上已經不是最初的原型版本,而是改進後的版本了……不過這些改進版本,整體上和原版區彆不大,主要是一些細節上的改動。
此外,除了湖廣武器公司的二十七型步槍外,河北武器公司的二十八型步槍也在持續的小規模生產試驗裝備以及改進當中,前後也陸續生產了大概十多萬支……其中最新的改進型號,已經解決了大部分原型槍所暴露的問題,已經算是達到了可以大規模量產並使用的程度!
不過該槍在四十八年的競標中失敗後,雖然也拿到了一些訂單,如今也算是改進出來了合格可用的型號……但是依舊無法改變備份的命運……軍方對二十八型步槍的定位就是備份。
就和八毫米黑火藥時代裡的二十六型步槍一樣,隻是備份而已……也給你訂單,但是不多。
在二十七型步槍已經大規模量產上百萬支,並且總訂單已經突破三百萬支,同時軍方是鐵了心要統一各軍製式步槍,以壓縮采購成本,簡化後勤的的前提下,軍方是不可能放棄二十七型步槍,轉而大規模采購並裝備二十八型步槍的。
隨著二十七型步槍為核心的新一代無煙藥槍械大規模生產和服役,再加上少數二十八型步槍……大楚帝國裡的采用八毫米無煙藥子彈的步槍都已經一百多萬支,並裝備了各主力部隊了。
再搭配上相應的重機槍的無煙藥子彈改進型也在大規模的生產並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