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順五十二年春無線電報的發明,其所帶來的深刻影響,尤其是對穩定帝國的全球統治的作用,甚至是要超過汽車,乃至飛機等一係列新技術的。
沒有汽車和飛機之類的新型工業產物,大楚帝國的軍隊也能夠靠著火炮和機槍以及步槍鎮壓一切不服……區區彈壓各國土著的反抗力量,是不需要什麼戰鬥機,轟炸機,裝甲車,坦克的……這些東西至少就目前而言都是屬於錦上添花的東西。
但是無線電不一樣,無線電對於大楚帝國金陵方麵的作用是巨大的……重點,是金陵方麵,或者說特指羅氏皇族,羅誌學這個皇帝為核心的大楚帝國統治階層,而不是帝國整體。
帝國和帝國的統治階層,那是兩碼事……儘管帝國的禮教部主導的輿論宣傳裡往往把這兩者直接劃等號,但實際上這兩者是兩碼事……
大楚帝國這個整體和帝國統治階層,上述兩者是是相對獨立的,其利益在很多時候其實是矛盾甚至是衝突的。
當理解了這一點,那麼你就能理解帝國高層為什麼在稱霸全球之後,依舊積極開發各種先進技術,尤其是軍事技術了……大楚帝國的軍隊明明已經無敵了,但是卻依舊積極追求頂級戰列艦,裝甲車,飛機等新軍事裝備。
除了進一步提升技術門檻,創造更大的代差,讓土著絕望,生不出反抗之心外。
也是因為大楚軍隊,它不僅僅是用來對外的……很大程度上它還是對內的,而更多的時候它都是對內……帝國一百多萬正規軍,絕大部分都是駐紮在東亞本土地區。
海外駐紮的正規軍,都是一些定期輪換的少數兵力而已……主要起到威懾作用,日常其實也不參與和圖土著反抗軍的零星交戰。
真正日常和土著反抗軍作戰的,主要是外籍軍團,這也是外籍軍團規模比較大,目前規模已經達到一百多萬人的原因。
帝國的軍事力量即便是對外……大多時候也是為了對內。
帝國為什麼進行擴張?早年就是為了對外擴張,掠奪海外利益,進而補充內部的損耗,把活不下去的底層民眾移民出去,用以平息本土地區的日漸上漲的內部矛盾……
哪怕是現在的全球殖民體係,也是為了壓榨各國土著,剝奪他們的勞動剩餘價值以養活帝國七億多普通民眾,免的諸多普通民眾吃不飽穿不暖……而吃不飽穿不暖就容易引發動蕩……曆史上無數王朝覆滅就是因為把民眾壓榨的太狠。
此外,順便再給諸多普通民眾們一點點的優越感,讓他們麵對那些土著們的時候覺得自己是人上人,免的他們三天兩頭就對帝國統治階層各種不滿,甚至冒出不該有的大逆不道的心思。
這些措施,在原時空裡的美國得到了極好的體現,在某種程度上也在印度的種姓製度上得到了體現……大部分人都有可壓榨的低一級對象,有利可圖甚至有優越感的情況下,他們往往不會參與叛亂……而最底層被壓榨的因為人數少、實力弱就算想要反抗也無力反抗。
在當代大楚帝國主導的地球體係裡,各國土著就充當了最底層被壓榨又無法反抗的對象!
由此構成了一個相當完美的橄欖球人類社會結構……順帶一提,印度的種姓製度也是一種橄欖球結構。
從美國和印度的曆史經驗來看,這種社會結構相對於傳統的金字塔結構更加穩定,沒有外部力量進行強力打破的話,可以穩定運行非常久的時間。
而帝國的統治階層做上述諸多的一切,其核心目的隻有一個:維護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