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世界裡不可能有牧場物語!
這匹馬主要風險是大量失血,導致的各項機能衰退,再這麼下去很快就要玩完了。
因此首要任務必須得止血。
從這匹馬出血量超大還略微能動彈來看,應該沒有傷到動脈。
動脈出血的流血頻率與心臟和脈搏一致,會一股股流出,因傷及動脈而出血,流血極多,這時沒有醫院的專業器材和技術,徒手是止不住血的,也不可能活到現在還在喘氣的,早就請專業團隊出場了。
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靜脈出血了。
靜脈出血流血也較多,但小的傷口能夠自愈,沒有固定頻率,隨出血者身體運動而流出。剛才這匹馬被咬的時候不斷掙紮,導致流血一直在擴大。
正常情況下,小的靜脈出血隻需先用清水清洗傷口,靜待一段時間,就能止血,也可用用酒精消毒後的棉球,或無菌紗布止血。
可惜的是這些東西我都沒有啊……
賭一把吧,野馬!
“選擇工作命令優點治療野馬(無藥物)。”
殺馬特野馬見我在發呆,也在邊上圍觀著,有人質在我手上,它都不敢發出多餘的聲音,乖乖地假裝吃草。
但是見我突然動了起來,嚇得前蹄騰空,估計是下意識想拿腳踹我。
殖民者係統先從邊上拿過一條粗大的龍舌蘭葉子,裡三層外三層地把葉片穿過馬腿在上麵打了個結,嚴嚴實實地封住開放的傷口,不留一點空隙。
隨後,我又從屋子裡麵拿出了更多的龍舌蘭葉子,撕掉外皮柔弱的葉片部分,隻留下堅韌的纖維部分,在包紮好的傷口部位,繼續編製著防護,一點一點穿了起來,變成條紋路清晰的綠色織毯。
哦?用編製籮筐的手法編出純天然的繃帶?這倒是我沒想到的。
但是這匹馬的血還在流動著,一點也沒有好轉的趨勢啊!
這個治療辦法到底行不行?
就在我疑惑之際,隻聽到一聲狂放的“啊噠!”
臥槽?
李小龍?
反應過來的我,才發現這聲音是我自己嘴裡發出來的。
根據武術名家·某不願透露姓名的湯普森波紋疾走發明者分析,發力吼叫在打鬥中的實際作用是
第一,可以震懾敵方。因拳家拳手都強調心靜和沉著,以調節人體各部的協調運動。
第二,可以增強抗打擊能力。即由於“喊聲”振奮了精神,激發了潛能,增強了肌肉的張力,從而加強了抗擊能力。
第三,有助於發勁。也就是可以借此激發體內的“氣”與外在的力相結合,容易使力量爆發出來。
在我排除了前麵兩個錯誤選項之後,得出最終結論我在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