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到諸天從笑傲江湖開始!
在四川建立有呂家兄弟官方背景的商號,除了提純井鹽業獲取錢財收入以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鑽探石油。四川鑽井曆史悠久,在戰國時李冰就組織當地人鑽井製鹽,楚國攻打巴國就是為了獲取鹽鹵資源。北宋慶曆年前發明了卓筒井技術,鑽頭“圜刃”和抽取泥漿碎石的“泥筒”,是一次鑽井技術的突破,被譽為現代鑽井技術的鼻祖,甚至是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卓筒井技術是用大竹子去竹節中空插入井中,到了明代又有改進,用巨大圓木挖空代替。
也是從明代中期開始,四川開始鑽探出石油井。最早是楊慎《升庵外集》記載“火井在蜀之臨邛,今嘉定、犍為有之。其泉皆油,熱之燃,人取為燈燭。正德中方出,古人博物亦未及此也。積陽陰之氣所生,固非怪異”,這裡記載臨邛是天然氣的“火井”,嘉定、鍵為是“其泉皆油”的石油井。
之後是幾十年後杜應芳、胡承詔在萬曆年間的《補續全蜀藝文誌》的記載“油井在嘉定、眉州、青神、井研、洪雅、犍為諸縣。居人皆用以燃燈,官長夜行,則以竹筒貯而燃之。一筒可行數裡,價減常油之半,光明無異”,直接稱為“油井”而不是楊慎的“火井”,已經把出產石油的井和出產天然氣的井區彆了開來,產地也從嘉定、鍵為擴大到眉州、青神、井研、洪雅六處,而且產出的石油已經成了民間和官府的日用品,用作照明和燃料。
隻要把鑽頭改用蘇鋼製,卓筒井也改用巨木,又知道了大致產地,達到明代的石油鑽探水平並不難。“石油”一詞最早出自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沈括當時指的是延州出產的石油,就是現在位於陝西的延長油田,這個地方《漢書》中就記載了有“可燃之水”。沈括當時的石油用途是作為燃料和用於製墨、入藥,這個借口不錯,不管彆人能不能看穿,好歹是一個遮掩。沈飛和完顏萍舉行婚禮時甄誌丙也來參加了,後來他回去時沈飛也給了他一個任務,讓他也組建商號開采和收購陝西石油,也給了他一筆啟動資金,並且派一對28年外圍弟子給他幫助。
石油最重要的用途當然還是用於軍事,這就是沈飛收購石油的最大原因。石油最早作為軍事用途大顯神威是在南北朝時期,突厥大舉圍攻北周城市酒泉,局勢危急時,援兵沒有趕到,城中軍民用酒泉特產“石脂水”製作成燃燒彈燒死無數突厥軍隊才轉危為安。隻是當時名稱不統一,“石脂水”、“石漆”等,到沈括才第一次使用了沿襲至今的“石油”。
《武經總要》就記載了火焰噴射器“猛火油櫃”,是當時宋軍的製式裝備。用一個銅盒裝三斤石油,用帶活塞裝置噴管唧筒和油櫃連通,唧筒口裝著引火藥“火樓”,發射時用燒紅的烙錐點燃火樓中的引火藥預熱噴管,抽拉唧筒讓石油經過火樓點燃變成火焰噴出,複原的猛火油櫃可以噴出火焰五六米遠。城市攻守和水戰都能用,曹彬滅南唐時就用“火油機”燒光了南唐的艦隊。南宋初的陳家島海戰更有裡程碑的意義,宋將李寶以3000兵力,120戰船遠距離用火箭、火球,近距離用猛火油櫃燒得600多艘船7萬兵力的來犯金國水軍全軍覆沒,是世界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火器的大海戰,英國《bbc世界曆史》將之收錄進“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爭”,稱為“世界上第一次現代化海戰”。
從猛火油櫃,到南宋陳規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長竹竿火槍,到金國200人夜襲打崩3000蒙古軍的“飛火槍”,宋金時的火器有很多是火焰噴射器,就是號稱世界上最早發射子彈的管形火器南宋的“突火槍”,也是火焰奔完了以後“子窠”才發射的。
噴筒類火器,也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曆史上明代又出了飛天噴筒,用竹筒製作,第一層用炭多硝少燃燒慢的火藥,第二層用發射藥,再加五枚火藥藥餅,能噴幾十丈遠。還有綁長槍上守城用的滿天噴筒,綁在高竿上攻城用的毒龍神火噴筒,其他各類噴筒結構都差不多,就是瀟湘子那根哭喪棒其實也是毒藥噴筒。
小說中《倚天》裡明教烈火旗的火焰噴射器和洪水旗的毒水噴射器,《笑傲》裡賈布帶領日月神教教徒的噴射腐蝕性毒水的噴筒,《鹿鼎記》裡韋小寶改造的水漫雅克薩的水槍都是噴射武器改進的思路。搜集到了足夠的石油,就可以玩出很多花樣來改造武器巨大的。即使是最常見的鐵殼火球爆炸類火器,加入一些石油就可以附加燃燒彈的效果,還有最簡單的高度白酒,多蒸餾幾次,超過六十一度的就能直接點燃,也同樣能製作燃燒彈。明清時期的消防滅火設備水龍,外形就是一個大號的猛火油櫃,工作原理也差不多,就是多了幾個閥門和活塞組,射程有20米,就是水漫雅克薩噴水器的原形。
沈飛想在四川那條戰線上多給蒙古軍放放血,隻派葵花衛走民間渠道還顯得有些不夠,就通過呂文煥以官方渠道把“萬人敵”之類的武器介紹去了四川,配方中還加入了冰魄銀針毒,這種藥毒性夠強,關鍵是李莫愁已經失勢,沒人會追究版權。想到曆史和新修版小說裡都提到蒙古最後繞道大理背刺四川,找來朱子柳,把加料“萬人敵”也給了大理一份,並且建立和南宋貿易,以各地庫存的原版鐵殼火球交易持久力強的滇馬,鐵殼火球也可以改裝加料。擊退蒙古大軍以後,沈飛在襄陽城威望大漲,已經取代了原書中郭請的地位。加上說話時用了一些移魂大法,呂文煥當然一路綠燈,就通過官方層麵安排操作,沈飛就不管了。
接下來沈飛決定正式開始練兵,為了不和現有襄樊戰區兵製產生瓜葛,就以招募廂軍名義完全重新招兵訓練,派出200多個外圍弟子先在襄陽和周圍地區選兵,按戚繼光的標準黑大粗壯,鄉野老實人優先“必以膽為主,精神力貌兼收”。也是分批招募,第一批每個弟子招了100人,總數兩萬多人,經過淘汰,留下一萬多人,以後可以再擴大到北方和南方各地招募後續批次。按戚繼光的觀點,首先要練膽氣、再練耳目、練手足、練營陣、練軍器。
戚繼光練兵非常注重思想教育,首先要把各方麵道理都先和士兵說清楚。練膽氣,先要從思想上入手,關於這一點,沈飛有些慚愧,戚繼光認為要“氣發於外,根之於心”,勇氣關鍵在於內心,出於內心的勇敢才是“真氣”,倚杖外物產生的是“客氣”,遇挫折就會泄氣,難以長久。沈飛自己的勇敢就是倚杖武功和外物的“客氣”,對於蒙古大軍,沈飛是憑借武功和各種技能以及空間裡的收藏保證了自己的安全。
其次是沈飛掌握的資源,人脈、兵力等,在神雕書中最後襄陽大戰,黃藥師的二十八宿大陣下宋兵戰鬥力明顯強於蒙古大軍。蒙古大軍真實兵力比宋軍多了一倍,隻是留出一半埋伏下,兩軍絞殺在一起時才參戰,這樣還是救出了郭襄,金輪和蒙哥陣亡,蒙古大軍士氣大跌而退兵。如果宋軍的兵力和蒙古軍相等,在黃藥師的排兵布陣和指揮下,給蒙古兵重大殺傷甚至全殲都有可能。
而現在黃藥師是和自己一條戰線的人,還可以花錢收買、移魂大法,甚至三屍腦神丹拉籠控製宋庭的人,光是調動南宋的社會資源用同等兵力按黃藥師的辦法硬碰硬野戰就足夠擊敗蒙古,不過也會造成不少的傷亡。沈飛打算建立車步騎營以戚繼光的辦法用代差武器和戰術碾壓,外加歐陽鋒的生化武器,以較少的代價取勝。如果還是不行,沈飛就要作弊,動用係統空間裡上個世界收集的現代化武器了。換句話說,沈飛對於蒙古大軍的勇氣,是建立在多種手段配合能保證安全和必勝的基礎上的。沒有這些基礎條件,沈飛自己就勇氣不足,還怎麼去練成士兵的勇氣?
戚繼光指出要練士兵的心,就要“倡忠義之理,每以身先,以誠感誠”,將領自己長期作出表率榜樣,形成感召效果,士兵才會效仿。沈飛自己不具備真正決死的勇氣,那就隻能宣傳了,如沈飛率領外圍弟子阻擊蒙古大軍接應難民百姓進城,親往蒙古軍營救回武家兄弟殺出重圍回來,率高手突襲蒙古軍營嚇退蒙古大軍等,這些事跡雖然其實沒有危險,但也都是真的。再時不時請郭靖、洪七公和曾經阻擊蒙古大軍的外圍弟子到軍營演講,他們可是貨真價實的,也能起到戚繼光說的行為表率“以誠感誠”作用。
至於“倡忠義之理”,“忠”可以有多種解釋,沈飛現在的思路和行為已經逐漸和南宋分離,當然不會像士兵提倡對南宋朝廷忠義,這方麵和郭靖在蒙古軍營裡對忽必烈說的話一致,對百姓忠義,以保護百姓,維持百姓利益為目的。對士兵的宣講可以直接引用戚繼光的原話
“你們本為立功名報效而集。兵是殺賊的東西,賊是殺百姓的東西。百姓們豈是不要你們去殺賊,官府豈是好為作踐輕視你們,設使你們果肯殺賊,守軍法,不擾害地方,百姓如何不奉承?官府如何不愛重?隻是你們到個地方,百姓不過怕賊搶擄,你們也曾搶擄;百姓怕賊焚毀,你們也曾焚毀;百姓怕賊殺,你們要討功也曾殺他。這百姓如何不避而遠之,如何不關門鎖戶”?
“凡你們當兵之日,雖刮風下雨,袖手高坐,也少不得你一日三分。這銀分毫都是官府征派你地方百姓辦納來的。你在家那個不是耕種的百姓,你肯思量在家種田時辦納的苦楚艱難,即當思量今日食銀容易,又不用你耕種擔作,養了一年,不過望你上陣殺勝。你不肯殺賊保障他,養你何用?”。
另外就是思想上對禍福、生死的分析了,宣傳讓士兵奮不畏死的搏殺,必須說明“蓋必中有生道在乎其間,眾人悉之輕其死以其求生,非果於惡生而必死也”,也就是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隻有不怕死,奮通殺敵,才能保住性命,怕死,不敢和敵人拚命,就會被敵人所殺,而不是完全沒有生路的找死,以此樹立起士兵勇敢殺敵的信念。
練習武藝,也是要先從思想上說清楚是與士兵切身利益相關的,啟必士兵習武練藝的自覺性。還是戚繼光的原話“凡武藝,不是答應官府的公事,是你來當兵,防身立功,殺賊救命,本身上貼骨的勾當。武藝高,決殺了賊,賊如何又會殺你?你武藝不如他,也決殺了你。若不學武藝,是不要性命的呆子”。
從思想上說清楚了各方麵相關的問題,再著手安排編伍、號令、文化、賞罰、升遷、淘汰、連坐、武器、陣營各個方麵的練習措施。不過開始思索和實施練兵了,沈飛倒是發現之前犯的一個低級錯誤,就是打算火繩槍和燧發槍混合使用,那不隻是後勤管理自找麻煩,士兵訓練和作戰都會造成混亂,火槍兵必須同時掌握兩步操作步驟完全不同的槍械,還必須轉換自如,平白增加了訓練和作戰的難度。反正槍管一樣,統一擊發方式對槍械製造並不困難,沈飛糾正之前的計劃,改為全部使用燧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