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說“臨時可以,光這個運豬血就夠麻煩的。我覺得你應該挨著製藥廠再弄個食品廠,都挨著肉聯廠,不僅就近原料好運輸,而且以後可能還會有新的項目,幾年以後,那一片會是個什麼樣子?起碼比一般的公社要熱鬨吧?你那規劃圖可是規模不小啊。”
培元說“行,開春就挨著製藥廠弄個廠子,先加工血腸。至於桂英嬸子,我覺得還是讓她做飯吧,她兩個兒子還需要照顧,再說有她在這兒也能陪陪你們,以後她孩子大了,再考慮她的問題也不遲。”
外公說“還是讓東來那邊乾吧,東來一直都不錯,就彆另起爐灶了。”
外婆說“行,還是你們想的周到,其實真要讓桂英離開了,我還真舍不得呢。”
培元說“李玲經常說老家的蛋糕特彆好吃,我想合適的時候能不能辦個糕點廠,讓桂英嬸兒乾這個事,生產南方的糕點,讓李玲敞開了吃。您看知青院和公司這個院子,臨街的房子開個門不就是店鋪嗎?”
外婆說“你早有這個想法啊?”
培元說“是啊,隻是原料都得計劃供應,還不能自己賣,覺得買賣也不大,一忙起來就把這個擱置起來了。”
外公說“買賣怎麼不大呢?就蛋糕一項,隻有你能做的跟蘇州蛋糕差不多,還不得賣瘋了啊?”
培元說“蘇州蛋糕工藝很複雜嗎?”
外公說“能有多難啊?南方的蛋糕不都那個樣嗎?蘇州蛋糕隻是更精致點罷了。”
培元說“嘎婆也會做蛋糕啊?”
外婆笑了,說“這個我不會。”
培元說“那就等有合適的人了再說,我們留意就是了。”
第二天晚飯時,李科長和王廠長都去了知青院,外公外婆和東順東來都在,院子裡掛著煮熟的血腸,餐桌上擺著切好的血腸,大家嘗過了,都感覺很好,投放市場應該沒問題。
培元說“那東來就安排生產吧,豬血和腸衣都從肉聯廠購進,李科長和王廠長你們根據市場價定價就行,這是原則問題,必須公平合理,俗話說得好,賬目清好弟兄。”
東順說“應該的,親兄弟明算賬,這樣才能長遠。”
李科長說“我明白了。”
東順說“咱沒有多少大米了啊。”
培元說“先看看銷路怎麼樣吧,東來也可以試著多做幾種口味。”
外婆說“是啊,我們老家的血腸也是一家一個味兒,有用大米的,有用糯米的,還有往裡放粉條的,隻要好吃就行。”
外公說“還得好存好運。”
沒想到,幾天下來,賣的最火的是血腸,一是它物美價廉,一斤隻賣五毛錢,二是它不要票,人們爭相購買,一時名噪省城和安平。可是一個月六七萬斤的豬血,需要大米十二萬斤,連張廳長都說沒法解決,眼看著豬血越攢越多。東來他們參考安平血糕和嘎嘎的做法,用豬血和玉米麵做成血糕,也很受歡迎。這種血糕比血腸用血還要多,而且製作簡單,一天出五千斤,仍然供不應求。
支委會上,培元通報了農貿公司的工作,幾名支委耐心聽完,他們基本不過腦子,柳林人都已形成了習慣,培元領著乾的事,保準沒錯,現在大家關心的是能分多少錢,支委們也是這個心思。當東順說七零年實現利潤三十二萬時,支委們還是有點意外的興奮。
啟明說“那一個人分紅就一百多啊?太紮眼了吧?”
天啟說“是啊,去年一個人分五十塊錢,彆的村乾部就嫉妒的肚子疼,見麵說話都陰陽怪氣的。”
東順說“要不咱今年分紅彆超過一百怎麼樣?留著以後再分。”
大家都同意,今年每人分紅九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