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次元聊天群!
泛次元聊天群正文卷第九十六章學霸三豐宋朝,一個在戰鬥力和財力對比上異常神奇的國家。
大宋,在曆史上是唯一一個沒有長期抑製商業的國家,手工業和商業異常發達,論及財力,絕對可以是世界首富。
自古以來,有錢的未必是大爺,但有錢有人有資源的,往往那就是真大爺了。
曆史有名的澶淵之盟,宋朝向大遼“求和”,以每年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的歲幣贈給遼國,看起來喪權辱國,但實際上單從經濟方麵來看,大宋血賺。
當時大宋每年財政收入至少幾千萬兩,有時候甚至能破億,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折合一下其實也就三十萬兩白銀,百分之一都不到。
換來的是宋遼兩朝成為了兄弟國,宋兄遼弟,還有宋遼在邊境設置榷場,開放互市貿易,宋朝每年少說能從大遼掙回來七八十萬兩,淨收益接近百分之兩百,堪稱白嫖之典範。
遼國的商業對比宋朝,幾乎就是等於沒有,除了賣些馬匹能賺錢,就隻能買宋朝的東西被人賺錢了,但是馬賣多了,那就是變相的在給敵人養騎兵,所以後來馬也不能賣了,遼國隻能賣大宋一些零碎,大宋卻什麼都能賣給大遼。
長此下去,宋幣甚至直接代替了遼幣,就連大遼人都隻認大宋的錢了。
這麼看的話,宋朝其實是血賺的,畢竟一時的麵子確實不及真金白銀的回報和削弱敵人的實力重要。
自古以來,打仗的就是錢,誰的資源多,誰的裝備好,誰就占優勢,大宋連年從大遼賺錢,一步步掏空大遼的財力,照理說應該是越來越強的,到時候反過來把遼滅了,麵子也就找回來了。
但是隻是理論上講而已,對於朝廷裡的那幫子神人而言,錢再多,也打不了勝仗。
這等財力放在漢、唐兩國身上,武裝起大軍來,那八成就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放在大宋身上就隻能打打貨幣戰爭,說宋朝富強而軟弱,真的是一點也沒錯。
不缺錢,不缺人,不缺資源,就是缺能打仗的。
拜宋朝文人治軍政策所賜,宋軍坐擁世界上最多的軍費,戰鬥力卻是慘不忍睹。
文人治軍,每一個負責打仗的將軍頭上都有一個文人當頂頭上司不說,而且還時不時地換換位置,今天在這個軍營當將領,明天可能就去那個軍營帶大頭兵了。
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甚至官不識將,將不識官,這要能打勝仗那才是見了鬼了。
文人治軍,不能說他們一點不會,否則宋朝早亡了。
可文人要能把軍隊治好了,那自古以來為什麼還要有武將?
文人治軍,能打仗就不錯了。
贏?你做什麼美夢呢?
所以這個製度必須要改,而且要大改,至少得讓能打勝仗的人領軍打仗才可以。
這樣一來文人們肯定是不願意的,這就意味著他們將失去很大一部分權利,但是他們不願意其實都無所謂,而且他們現在也不該擔心自己的權利,而是應該擔心自己的小命。
被張三豐告知了未來的趙昀,自然知道大宋滅亡的主要原因在哪,他現在看著幫子文臣,恨不得一個個全給他們宰了,治國不行,殃民倒是很有一套。
趙昀在張三豐的支持下果斷開始了自己的改革之路,但改革這事吧,它是有風險的,一不留神,可能就會把自己給革沒了。
好在趙昀背後有張三豐,也不怕那些世家掀桌子,直接聯合武將,一步步改掉了文人治軍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