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來自文官的諫書和罵書如雪花一般落在趙昀的麵前,卻被其連看都不看便拿去燒了。
武將被文官欺壓了大半個朝代,此刻一朝得見希望,自是對趙昀感激不已,紛紛獻上忠誠。
改革持續了三年,期間牛鬼蛇神不計其數,卻統統都被張三豐拍死在了當場。
文官勢力大批下台,武將掌軍,擁立趙昀,整個大宋有九成的軍隊握在趙昀這個皇帝的手裡,可以說,此刻的趙昀,腰杆子甚至比開國皇帝趙匡胤還要硬。
趙匡胤對軍隊的掌控,哪怕是在杯酒釋兵權之後,依舊不如現在的趙昀,整個朝堂,但凡是有名有姓的武將,沒有一個不對趙昀心悅誠服的。
對他們而言,將軍權從文官交於武將手裡的趙昀,幾乎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
趙昀得到了全體武將的擁戴,直接手握大權,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大宋軍隊搖身一變,成了天下一流的軍隊。
整體素質不行?短時間內提不上去?
沒事,慢慢提,咱有的是錢,技術不夠,裝備來湊。
鎧甲、兵刃、馬匹、糧草,宋軍的配置絕對可以讓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為之眼紅。
但張三豐覺得這還不夠,畢竟他們的敵人是大元,那個未來差點打到了歐洲的元蒙帝國。
此時宋軍剛立,仗著有錢有糧有裝備欺負欺負夏、遼還好,但是和蒙古比起來,確實沒有必勝的把握。
不過好在對於這件事張三豐早有考量——為什麼一定要按照現在的方法來打仗呢?
四大發明中的三個,都是出自大宋的,其中有一個,叫火藥。
不過由於東西發明出來需要逐漸成熟,要到廣泛的應用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所以雖然當時宋朝已經發明了火藥,但是還沒有還沒有成熟的技術,把它用在軍事上。
但是沒關係,宋朝沒有成熟的技術,張三豐有啊!
上至火槍大炮,下至黑火藥配方,張三豐知道的一清二楚。
他和顧昀澤等人學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現代文化,其中就包括各種時代的火器圖紙和火藥配方。
以顧昀澤的地位,弄到這些東西隻是一句話的事,弄到手之後,顧昀澤便將這東西都發給了張三豐,張三豐也一一自學搞明白了。
現在,就是用上的時候了!
大宋除了以繁華的商業聞名之外,手工業也異常繁榮,這不就巧了嘛!
要資源有資源,要技術有技術,要手藝有手藝,一門門本不該在這個時代出現的大炮和火槍,被不斷地製造了出來。
……
於是,在不久後的某一天,縱橫天下無敵的大元鐵騎在攻打一座大宋邊境城市的時,滿臉不屑地衝到城牆上那一個個黑洞洞的炮口下後,愕然地發現,時代……好像變了。
俗話說得好,窮則戰術開花,富則飽和轟炸。
以當時大宋的財力,彆說飽和轟炸了,開花轟炸那都沒問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