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大鹽商!
盧瑾泓是一個很謹慎的人,不喜歡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隻是盧家家業太大,他接手兩年,時間不短,卻也不長,雖然逐漸地在將盧家的生意攤到各個方麵,但多年以來集中經營鹽業,已經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盧瑾泓眼扭轉這樣的局麵,也非一日之功。
有的鹽商完全依賴鹽這一行,完全沒有考慮過若是這裡出了什麼問題,又應該怎麼辦。長期以來的富貴,讓揚州的鹽商們完全忘記了危險,有一種趨勢,便這樣逐漸地有一種積重難返的感覺了。
盧家傾覆,原本應該為這些鹽商敲上一回警鐘,可安逸慣了,他們隻看到盧家覆滅帶來空隙,以及他們可以謀得的利益,卻完全忽視了盧家傾覆背後可能存在的危險。
現在林鈺也不過隻是個富家公子哥兒,當年他沒有做完的打算,雖沒能拯救盧家的危局,卻意外為此刻的自己留了一線的希望。
任何大事,都需要有一個立足的。
白手起家說來容易,哪裡那麼輕鬆?
林鈺始終還是需要資本的,而做生意最開始的那一筆錢,是根本不可能從林如海乃至於整個林家獲得的,林鈺也從沒想過,自己要依靠林家的財富來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意。他雖然成為林家子,也完全換了一個身份,這身體乃是林家人,可心裡又如何能將自己父母的養育之恩忘記?他夾在中間,隻能苦心地尋找一個穩定的平衡點。
這樣的一個點,一旦找不準,便會令他百般煎熬。
錢,林家的還是林家的。
他要做的是自己前世的生意,那還得要用前生的錢。
通州碼頭,已經在望。
這裡是漕運的周轉地,也有不少的漕糧也彙聚到這裡來,畢竟長途漕運,漕夫們也需要停歇。有些年生,河裡的水不夠深,支撐不住船,時間緊迫,也隻有將漕糧堆放在艙內,等來年再進行運轉。
通州,無疑是一個很重要的漕運重地。
這裡也算是人煙阜盛,畢竟就在北京城邊,相距沒多少路。
糧食都堆在京通,從這裡過去,興許便能到賈府了。
眼看著船將靠岸,林鈺放下了簾子,便吩咐道“此刻還沒到京城,一會子我們路上停靠通州,歇歇腳,找個人知會老太太那邊,也好有個準備。”
畢竟黛姐兒身份不一般,而林鈺即便不是賈敏親生的,那也是林家的嗣子,黛姐兒的哥哥,也算是賈敏的兒子。到賈府去,算是名正言順。他想起賈敏生前說的那些,便知道黛姐兒進府的時候必是受過委屈。
如今他先讓人知會一聲了,若是寧榮兩府還鬨那些個幺蛾子……
林鈺唇邊沒忍住,掛了一分冷笑。
黛姐兒沒懂,她看了林鈺一眼,不知他為何忽然露出這樣的笑來。
黛姐兒的眼睛能說話,林鈺與她相處日久,倒越是了解她。外表看上去是柔和,可心底並非毫無原則。若是此番真要留在賈府,她必得要時時小心才是。
“聽母親說寧榮兩府聲勢大,我們家雖然也是祖山襲過列侯,到了父親這裡又有前一陣皇上給了榮寵,可到底差了兩府幾分。可妹妹也是書香門第出來,萬不能被欺辱了。我並非懷疑賈老太太那邊不顧著你,隻怕……”
話不必說明了,老太太雖然是賈府後院裡能說話的,辦事的卻都是下麵的人。
她過問得一兩句便好,下麵怎麼樣卻管不到的。
更何況,老太太似乎有意撮合她跟那寶玉,所以黛玉現在格外尷尬一些。
這些事,並非一廂情願就能做主。到底賈敏去了,能為她做主的隻有一個林如海了。
黛玉也是個聰明姑娘,心思細巧,聽林鈺這樣慢慢說了,也將這話記下來。
沒一會兒,船便靠岸。
之前林鈺吩咐的人直接跑出碼頭,領了銀錢賃了一輛馬車,就向著北京城去了。
寧榮兩府都在一條寧榮街上,東西拉了老長,一條街都是他們的。這兩家已經是幾朝的榮耀了,皇帝跟著換,兩家的榮寵不換。祖上陰功,到他們這裡還能跟著享福。
那報信兒的便帶著口信來了,隻叩角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