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政殿中。
趙禎提著朱筆,毫不遲疑地抹去了試卷角落上的“二”,改了“一”上去。
在趙禎看來,狄進寫的文章明顯要好過王堯臣。
不過他也認可王堯臣的才氣,知道考官們的排名並不算錯,隻是才子之間的文章,本來就很難完全區分出高下,都是出類拔萃,要定排名,那就唯有主觀。
既如此,身為官家,憑什麼自己喜歡的,不能點為第一?
不過定下了最後的次序,趙禎依舊拿起試卷,再仔仔細細地看了起來。
他現在的準備,實際上是為了接下來,萬一大娘娘要改變自己定下的次序,該怎麼據理力爭!
自從李順容入了宮,趙禎終於見到自己的親生娘親,起初聽聞她遇刺時的驚怒惶恐,已經隨著犯人被關入皇城大牢,李順容的待遇也堪比太後,又有小娘娘楊太妃去探望,兩個性格恬淡的女子相處得很不錯,而漸漸放下。
趙禎已經相信,大娘娘不是要毒害自己生母的人,是榮婆婆和江德明私欲作祟,大逆不道。
但若說毫無芥蒂,也是不可能的。
畢竟宮中之人向來會揣摩心意,顯然在那兩位宮人心裡,大娘娘就是不希望他的生母好過,才敢做那等事情……
所以趙禎這段時間,特意避著劉娥,直到現在殿試來臨,實在避不過去了。
大娘娘那般強硬之人,是不會容許臣子違逆的,狄仕林拿了榮婆婆,最後查出那等事,絲毫不給當朝執政太後麵子,偏偏殿試評定完畢後,還要進行唱名賜第儀式。
天子至廣政殿,殿試官、省試官、宰臣館職等臣子入殿,舉人等候於殿門外,然後朝廷依次傳唱舉人姓名,中舉者接受皇帝賜予的科舉等第。
這個儀式,執政太後也是要到場的,而排名的更改,往往就是太後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或許就改變了士子的一生。
“大娘娘若以狄仕林太過年輕,不夠沉穩為由,朕便以這份答卷作為回應……”
“對了!該讓群臣點評一番,有了他們的評語,大娘娘更加難以駁斥……”
“依故事,有官身者不得為狀元,幸好狄仕林沒有官身,他立了這麼多功勞,從沒為自己求一個官身,狀元舍他其誰?”
正在絞儘腦汁地構思如何與劉娥鬥法,極輕的腳步聲傳來,閻文應到了身後,低聲道:“聖人請官家去垂拱殿。”
趙禎先是愣住,然後馬上湧起怒火:“朕還沒定排名,大娘娘就要更改麼?”
閻文應還是首次看到這位官家發怒,心頭也不禁一悸,趕忙道:“官家息怒,太後並非為殿試排名,而是謀害李順容的犯人,終於查明底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