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氏院線的建設過程中,陶玉書的風格看似大刀闊斧,實則用心細膩,考慮長遠今年江祖貽次子江誌強正式接手自家企業,雄心勃勃,陶玉書正是看準了這個機會才決定了投資安樂影業。
戰略投資安樂影業,單算經濟賬肯定不是大賺的那種,但卻有幾個好處。
擴大院線聯盟規模這一點就不提了。
首先,近兩年林氏影業的製片業務氣勢如虹,但也正因為如此,公司內部開始流行起驕兵悍將的風氣,為陶玉書所不喜。
安樂影業的製片業務不算大,但貴在精悍,陶玉書要引入一條鯰魚,讓手下人保持危機感。
其次是安樂影業與歐美多個國家的片商有著良好的關係,可以幫助拓展林氏影業的海外發行業務。
最後一點是,陶玉書看中了安樂影業的西片片庫。
新納入林氏院線的迷你戲院中,除了有11間成為常規的港產片一輪放映院線之外,還有3家迷你院線被她改造成了高規格的藝術片院線。
香江自七十年代便有碧麗宮這樣的藝術片院線,到八十年代又有新華戲院出現。
藝術片專營院線雖受限於受眾群體較少而無法大規模經營,但也有其獨到之處,大部分藝術片觀眾都很舍得花錢,這也造就了碧麗宮和新華的成功。
林氏影業既然要兩條腿走路,那藝術片院線的建設也不能放鬆。
光有院線沒用,還得有片源,安樂影業的片庫就成了最好的來源。
藝術片院線的規模不需要大,但氣氛必須要好、格調必須要高,把看電影做成具有儀式感的事。
培養一批最重視的影迷,並且潛移默化的推廣電影文化,這才是陶玉書真正看重的作用。
10月1日,位於彌尊道、佐尊道交界的倫敦戲院重新開業,現場沒有明星、沒有記者,卻來了很多影迷。
這家戲院的海報牆上也沒有任何新上映的港產片,一水兒的都是上映多年的經典藝術片的海報。
影院的排片表上赫然寫著「希區柯克電影周」的字樣,仔細一看,排片表上的影片全都是希區柯克的生涯作品。
這個電影周也是這些影迷聚集在這裡的原因。
七十年代港產片崛起,培養出了一大批資深影迷。
「米高!」
「米高!」
上午的第一場電影放映開始之前,影迷之中突然發出了驚呼,原來許觀文不知何時混進了影迷群體之中。
影迷們熱情洋溢的簇擁著許觀文,許觀文同樣熱情的回應著影迷們。
「大家好!」
「今天我來陪大家看電影,好不好?」
「好!」
影迷們齊聲高呼,心情激動,
早在七十年代,許觀文便已經是香江影壇的一流紅星。
近幾年他更是憑借著兩部《楚門的世界》《寄生蟲》這兩部藝術片搖身一變成了國際影星,更受香江市民與影迷的愛戴。
許觀文今天之所以會出現在這裡,是因為林氏為了藝術片院線的運營,除了策劃了「電影周」之外,還策劃了「明星陪你看電影」活動。
每個月戲院都會邀請一位電影明星來跟影迷們共同觀看電影,算是一個驚喜小活動,增強影迷們走進影院的動力。
許觀文和影迷們看的是希區柯克的經典作《驚魂記》,這部電影中的淋浴場景和最後反轉讓人印象深刻。
即便很多影迷已經看過這部片子,但在看電影時還是會為其中情節而擔憂、心驚。
直到電影結束,大家仍舊意猶未儘。
這個時候,許觀文並沒有離開,而是坐在放映廳裡跟影迷們交流了起來,把放映廳變成了分享會,這樣融洽、夢幻的氣氛讓現場的影迷們醉心不已。
直到最後分享會結束,許觀文離開後,大家仍有些意猶未儘。
休息時間,不少影迷出了放映廳透氣。
這個時候有人注意到戲院門口一側不知什麼時候開了個專售店,裡麵不僅有正版錄像帶,還出售經典電影的海報、劇照。
有影迷發現了幾張不常見的電影海報,見獵心喜想要買下來,結果卻被告知這些海報是非賣品,隻送給院線會員。
「會員?怎麼才能成為會員?」
「我們林氏院線的會員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會員,另一種是資深會員。
普通會員,會員費每年500港元。福利包括:免費獲贈林氏院線影迷會徽章,每月兩次的免費觀影機會,每月免租金租借2部影片錄像帶,免費獲贈電影海報、劇照。」
服務生說話的時候,影迷們在算賬。
會員年費500,平均到每個月就是42港元左右。
這幾年香江的電影票價連年上漲,一些熱門戲院、熱門時段、熱門電影的票價已經逼近30港元,早場票價最便宜的有15塊的。
綜合來看,一般電影票價基本在20~25港元之間。
會員每月兩次觀影機會,還有免費租借錄像帶和免費海報、劇照的待遇,聽起來還算劃算。
在影迷們算賬的時候,服務生繼續說:「.——資深會員,會員費是每年2000港元。
但要辦理的前提是必須有24張我們林氏院線的票根,且這些票根的觀影日期需要分布在過去的12個月才可以。
簡單點說,就是您在過去12個月內,每個月都需要在林氏院線看過電影。」
會員店的服務生說到這裡,有影迷抱怨道:
:「你們這個條件也太苛刻了,每個月都要到你們院線看電影就算了,票根這種東西誰會留著?」
服務生解釋道:「所以我們這個叫‘資深會員」,其實如果您沒有票根也沒關係,普通會員和資深會員的福利差彆不大。」
他一說到這裡,有影迷問:「資深會員的福利都有什麼?」
服務生說:「除了普通會員的福利之外,資深會員還有每月1次的家庭觀影套票,限8人以內,
以9折價格購買會員店的錄像帶,生日主題影廳。」
影迷們躁動了起來,9折購買錄像帶這個福利大家沒什麼感覺,家庭觀影套票這個也還不錯,
但大家對「生日主題影廳」更感興趣。
有人追問:「這個‘生日主題影廳」是什麼意思?」
「就是在您生日期間可以冠名影廳,比如您叫‘張三’,您生日這天我們林氏院線旗下的某個影廳就會變成‘張三影廳」。
您可以約朋友到這裡觀影,您的朋友來觀影一律享9折購票價格。
除此之外,您還可以選擇以2000港元的價格指定我們片庫內的任何一部影片當作您的生日片目,所有人可以免費觀影,滿廳為止。”
聽到這裡,有影迷驚異道:「這不就是包場嗎?
)
「感覺比包場更爽,以自己的名字冠名影廳,還可以放指定電影,請所有人看電影,哇!越想越覺得爽!」
「就是有點貴呦,兩千塊,半個月薪水了。”
「人家戲院也要賺錢的嘛,我感覺超值,我每次生日請客,也要花兩千塊。以後生日不請客了,把朋友們拉到這裡,想想他們的反應,哇哇哇!」
一群影迷嘰嘰喳喳的討論了半天,服務生就這樣笑眯眯的看著他們,過了好一會兒,才冷不防說道:「幾位打算辦資深會員嗎?有票根就可以喲!」
影迷們的討論聲戛然而止,他們不滿的看著服務生,要你多嘴?
有腦子轉得快影迷反應了過來,說道:「我們沒有票根,可以找彆人問問嘛,大家湊一湊說不定就湊齊了。」
「對對對,這個辦法好,回頭大家湊一湊。」
這時下一場電影要開場了,影迷們邊說著話,邊朝影廳走去。
服務生心裡不由得感歎,這幫影迷還真有錢,2000塊的資深會員說辦就要辦,還要2000塊指定包場電影。
生日指定片目包場這種事,聽起來很有排麵,滿足的是影迷的虛榮心,戲院方也不虧。
既然是生日包場嘛,時間肯定是在午夜場午夜場票價低,上座率也低,通常上座率也就是10~20%,冷門檔期常常會降到10%以下。
2000元的包場費用相當於500座影廳25%的上座率,戲院是賺錢的。
而且影迷出錢包場請客,有免費的電影看,還可以帶動戲院午夜場的人氣和消費,怎麼算戲院都是賺的。
下一場電影結束,又有影迷聚集到會員店裡,服務生陸續收到了幾個辦理普通會員的申請。
但更多的影迷卻是在想著回去搜集搜集林氏院線的票根,辦個資深會員,可以更有牌麵一點。
誰也沒有想到,林氏院線的這個鬼才策劃在之後的一段日子裡,竟然讓林氏院線的觀影票根成了香江影迷群體當中的搶手貨。
林氏院線建設上的彆出心裁,需要一定時間的發展和積累,短時間內除了收些會員費用,帶動一下資深影迷的消費熱情之外,還看不出太大的效果。
時間來到10月中,距離香江中文大學的校慶日還有不到一周,學校內的氛圍異常活躍,
學生們除了日常的學習生活之外,還積極的參與到校慶活動中,許多社團也在籌備著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
香江中文大學1963年才由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和聯合書院合並成立,但二十多年來發展速度極為迅猛。
到八十年代已經成為香江社會公認的知名高校,在亞洲高校界也已經頗負盛名。
10月12日上午,香江中文大學邵逸夫堂內人頭讚動。
這裡是香江中文大學的第四所成員書院逸夫書院的禮堂,1985年邵逸夫捐款1.1億港元給香江中文大學,校董會遂決議將新書院命名為「逸夫書院」,並由邵逸夫擔任書院創辦人。
說白了,就是邵老板花1.1億港元買了個學院的冠名權,跟他後世在內地捐贈教學樓的操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逸夫學院今年才剛剛建設完成,今年學校的榮譽博士學位的頒授儀式便放到了這裡。
禮堂內人員眾多,除了聚集了數百位學校的學生之外,還有上百位學校教職工以及二三十位政、商、醫、法等各界的觀禮嘉賓。
今天陶玉書真就陪著林朝陽出席了活動,為了學位頒授儀式,連班都不上了,這大概就是卷王的溫柔吧。
除了陶玉書,家裡幾個小的也來了,嗯,半大不小的也來了。
「姐夫,你這個博士服不太好看,我感覺人家那個法學博士的更好看點。」陶玉墨說。
「你懂什麼?中大頒的文學博士可比法學博士少多了。
再說這是好看不好看的事嗎?隻會追求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膚淺無知!」
沒等林朝陽說話,陶玉書小嘴淬了毒一樣,把妹妹罵了個狗血淋頭。
陶玉墨不敢回嘴,在一旁無聲的嘟嘟,表現得又慫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