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林陶玉書_文豪1978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文豪1978 > 第538章 林陶玉書

第538章 林陶玉書(2 / 2)

「這種事誰說得準啊,放在三年前,你能想到胡仙現在負債累累嗎?」林朝陽說了一句。

「那倒是,如果真有合適的機會能收購當然好。」

《南華早報》的銷量在10萬份左右,單純以銷量而論,在香江算不上是大報。

但它卻有個其他香江大報無法比擬的優勢,作為一份在香江發行的純英文報紙,《南華早報》的曆史悠久,定位非常高端,是整個亞洲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英文報紙。

雖然發行量不大,可盈利卻冠絕香江報業。

去年一整年,《南華早報》的利潤超過2億港元,而同時期號稱發行量過百萬份的東方報業,盈利也不過堪堪破了2億港元而已。

「真要是能收購《南華早報》的話,我們新聞門戶網站的計劃肯定可以實施的更順利。」陶玉書暢想了起來。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

現在沒有英文報紙也沒關係,互聯網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它雖然依附於現實,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脫離現實。

一步一步來嘛。」

陶玉書點了點頭,「說得對,先搞好摘要吧。」

互聯網這東西,出現的很早,69年便誕生於美國。

但那時候用的還是ARPAET網,相當於是個大局域網,需要不停的擴展節點,

一直到1981年Arpaet網才連接了213個主機。

在這期間,世界上也出現了一些其他的網絡,比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CSET和SFET等。

這些網絡都使用TCP/P協議進行通信,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全球性的互聯網,

但規模還是極其有限。

一直到1989年,也就是去年,英國科學家蒂姆·伯納斯·李發明了萬維網,

使得用戶可以通過鏈接在網頁間跳轉,這種簡單而強大的構想為互聯網帶來了爆炸性增長和廣泛普及的可能。

就在今年,香江中文大學已經在計劃建立香江第一個互聯網連接,並且還將.hk域名服務器從美國遷移到了香江。

據林朝陽跟高錕交流,這一計劃即將在91年1月份完成。

在林朝陽的「科普」之下,陶玉書對嶄新的互聯網充滿了興趣。

林朝陽沒敢給陶玉書科普太多,隻是把「新聞門戶」這個概念告訴她,就已經讓陶玉書心馳神往了。

陶玉書陶醉於林朝陽的「想象」,並且不乏執行的動力。

在這個家裡,向來都是林朝陽負責動嘴,她負責動手的。

她跟林朝陽商量了一下,覺得可以先嘗試以新聞摘要的方式介入互聯網新聞。

反正如今香江連互聯網都沒接入呢,就算是接入了,前幾年用戶肯定少得可憐。

現在搞這種操作肯定是賠錢的,就當是提前卡身位了,如果以後互聯網產業真的能發展起來,那好處肯定少不了。

具體的實施辦法是由明報企業單獨建立一個網絡新聞部,創辦一份網絡新聞出版物,出版物暫為中英雙語。

以每周一期的頻率彙總亞洲範圍內的重要新聞,再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送給全球各地的訂閱用戶。

陶玉書已經給這份網絡新聞出版物起好了名字,就叫「亞洲新聞摘要」。

光聽名字,可謂逼格滿滿。

陶玉書還想好了,以後真要是建立新聞門戶網站,就叫亞洲新聞網。

辦大事,必須得有格局。

這名字就很有格局。

又過了幾天,快到聖誕了,林朝陽打算帶著陶玉書出門過過二人世界,一直在等陶玉墨下班回來好帶孩子。

結果等了好長時間也沒見陶玉墨回來,他隻好給砂糖遊戲打了個電話。

「你忙什麼呢?怎麼還不下班?」

「忙工作唄!」陶玉墨說。

嘿,林朝陽感覺今天太陽打西邊兒出來了。

平時都是晚出早歸的,到了公司就是玩遊戲、吃上午茶,今天竟然加上班了?

「你先回來。」

「回去乾嘛?」

「帶孩子啊!」

陶玉墨憤怒的質問道:「今天聖誕節,你讓我帶孩子?你們夫妻倆乾什麼去?」

「我們你就管了。你帶他們倆出去玩玩,費用我報銷,還有加班費。」

放在平時,林朝陽要說給「加班費」,陶玉墨也就乾了,可今天她卻沒有表現得十分反常。

「我差你那點加班費嗎?」說完這句話,她就掛斷了電話。

林朝陽握著電話摸不著頭腦,這什麼情況?

小姨子沒回來,林朝陽把兩個孩子一起帶上,等跟陶玉書彙合後,他把小姨子今天的反常表現講給了陶玉書。

「你可真是不關心她!」

陶玉書甩給了他一張《信報》,陶玉墨的采訪就登在上麵,另外還配了張美照。

「玉墨還是挺上相的,就是這笑容有點太憨了。」

林朝陽評價了一句,又問:「她采訪見報就見報了唄,怎麼還加上班了?」

「估計是受到鼓舞了吧。」陶玉書說。

不至於吧?小姨子平時表現得那麼鹹魚,一個采訪就奮發圖強了?

聽著他的懷疑,陶玉書攤了攤手,「誰知道呢?」

親姐倆一個卷王、一個鹹魚,確實不太符合常理,莫非是一個采訪把小姨子體內的隱性卷王基因給激活了?

林朝陽覺得自己的想法有些道理,不過還有待觀察,萬一是三分鐘熱度呢?

一轉眼,元旦已過。

林氏影業出品的《縱橫四海》已經在香江電影市場肆虐了半個月時間,看起來卻沒有絲毫疲態。

累計票房已經達到了2650萬港元,打破3000萬大關已成定局,唯一的懸念是有沒有機會破4000萬。

現在依舊以每日近百萬的誇張數字收割票房,擠壓了諸多雙旦期間上映影片的生存空間。

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一方麵是因為《縱橫四海》明星號召力強、影片質量過硬,另一方麵也是因為老對手嘉禾、新藝城的拉跨。

新藝城就不用提了,整個公司已經完全是一盤散沙,早已不複當年之勇。

嘉禾現在隻剩下程龍這個頂梁柱,而程龍的新片《飛鷹計劃》現在還在緊張的後期製作之中。

1991年將至,林氏影業用一部《縱橫四海》稱霸了影壇,也向市場宣告了自己如今在香江影壇的強勢地位。

最近這段時間林氏影業即將上市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不少娛樂周刊還煞有其事的報道了各種關於林氏影業即將上市的小道消息。

有的說林氏影業要在3月份上市,有的說林氏影業要拿出幾千萬股股票給旗下導演、編劇、演員認籌,還有的說林氏影業上市籌資後要拍幾部大卡司電影。

各種小道消息的傳播在《縱橫四海》熱賣的加持下,越傳越凶,一時真假難辨。

就在此時,《香江政經周刊》突然發布了1990年香江億萬富豪排行榜。

香江的財經報紙、雜誌從八十年代開始,就喜歡搞這種富豪排行榜,目的無非是為了博取眼球,吸引讀者關注,進而促進刊物銷量。

之前如《明報》《信報》等媒體搞這種排行榜,多是以家族性財團為單位,

且計算的標的也都是家族財團所控製的公司市值,不會將財富量化到個人。

香江人看報紙上的這些信息也隻是推算富豪們的財富而已。

中國人講究財不露白,把富豪們的財富如數公布,這絕對是件得罪人的事,

一些比較大的媒體輕易不會做這種事。

真正有媒體第一次詳細披露香江富豪們的具體財富,還是在1987年,那一年《福布斯》雜誌首次對全球富豪財富進行排名。

李嘉誠以25億美元的身家排名全球富豪第26位,頓時讓他聲亞洲。

《福布斯》是過江猛龍,不擔心富豪們的反應,香江的本土媒體卻不能不擔心,因此在披露富豪們的財富時多少都會留些情麵。

《香江政經周刊》這次明明白白的將排出「億萬富豪榜」來,舉動可謂十分大膽,一下子將全港市民的目光都給吸引了過去。

在這份新鮮出爐的「香江億萬富豪榜」中,排名第一位的自然是蟬聯了多年首富的李嘉誠,他以185億港元居於首位。

其後嘉道理、郭德勝、包玉剛、霍先生等也都是香江人再熟悉不過的老牌富豪們了,看起來沒有任何驚喜。

不過《香江政經周刊》顯然是深請讀者心理的,正當所有人都以為今年的「富豪榜」儘是些老麵孔時,人家驚訝的發現在富豪榜前十名當中竟然有個生麵孔一林陶玉書。

在《香江政經周刊》之前,香江媒體都是隻列「十大財團」、「十大財閥」之類的排名,因此雖然陶玉書之前兩年已經掌握了相當多的財富,卻始終未進入富豪名單。

這次的「億萬富豪榜」排的太過詳細,再加上她掌握的財富這兩年確實膨脹的太快了,因此一不小心就擠進了前十名。

《香江政經周刊》在列舉陶玉書所掌握的財富時,計算的非常詳細。

以1990年12月30日收市價計,陶玉書掌握玉郎機構70.30%股權,價值20.78億港元;明報企業56.05%股權,價值35.87億港元;

林氏影業100%股權,估值32億港元;深水灣道75號彆墅,市場價4200萬港元,合計89億港元(小數點後不計)。

89億港元,排在了1990年香江億萬富豪榜的第6位。

在一眾香江老富豪的名字之中,陶玉書的名字分外惹眼,尤其是她的名字前麵還冠了個夫姓,一下子更惹眼了。

自香江開埠以來,身家幾十上百億的男富豪比比皆是,但女富豪卻是鳳毛麟角。

不僅如此,陶玉書那傳奇般的創業經曆也不遜於諸多白手起家的老牌富豪。

隻用了短短五年便積累了巨額的財富,同時還如此年輕。

1955年出生的陶玉書,年僅36歲。

即便是在香江這樣一個財富神童輩出的地方,陶玉書這樣的年紀和經曆也足以傲視群雄了。

跟她比起來,什麼股市殺手劉鑾雄、羅門三傑,簡直如過家家一般,不值一提。

這份「1990年香江億萬富豪榜」甫一麵世,便將陶玉書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最新小说: 開局被驗身,娘娘請住手! 前方修羅場預警[快穿] 穿成假太監:後宮太亂,皇帝跪求我平亂 [排球]川流止息之處 轉職八臂惡哪吒,校花嘲諷小屁孩 重生東京,開局綁定好感係統 穿侯府短命長嫂,她帶飛反派全家 NBA:我三分球百分百命中 人在亮劍,我的麾下猛將如雲 一世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