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弗朗迪西訪問華盛頓,引起了國內外的震動,阿根廷在必隆時代以前,跟美國佬一直不對付,甚至想走所謂的第三條道路。
美國在以前阿根廷的輿論宣傳中,或者說是必隆的宣傳中,一直是敵人的態度,現在正式開展對華盛頓進行國事訪問,拉投資也就算了,現在還是去華盛頓拜山頭,這是徹底的妥協了。
中情局對美洲後花園的滲透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地步,不少國家已經換上了親美的一把手。
以前的阿根廷很有大國的潛力,以南美小霸主自居,現在衰落下來了,跟美國佬妥協示弱,首先就引起了軍方的不滿,與此同時勞工階層也覺得不滿,都認為這是對必隆主義的背叛。
在左邊勞工階層看來,前段時間總統府將英美外資引向國內,將巴塔哥尼亞地區的石油開采權授予美國標準石油公司,已經是出賣國家利益的舉動。
其中南方石油公司和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極力反對,要求也有一起開發的權力,輿論也出現總統府涉嫌低價出賣阿根廷國家資產的嫌疑,國會不能再卡住這個議案多久了。
現在總統府還打算要改革低效的國有工業,裁撤工人、壓製工人運動,更是與必隆主義完全背離。
在右邊軍隊看來,本屆總統府過分強調工業、忽視農業,這已經讓他們不能滿意了,現在軍方是阿根廷農業集團和軍工共同體的代表。
阿根廷軍方紙麵實力還是很強的,雖然軍隊經商影響了戰鬥力,但有錢又能造槍,確實有自傲的資本。
現任總統府也確實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會給拉潘帕省帶來巨大的麻煩,也會帶來巨大的機會。
以往阿根廷因為出口商品主要是農牧業產品,剩餘價值極低,加上私有製把外彙都存留在私營公司手上,總統府缺錢,隻能靠印比索兌換美金。
總統府大量印刷比索導致通貨膨脹,其實在阿根廷這樣的國家確實是非常奇葩的,畢竟很多時候通貨膨脹的原因是生活物資短缺,作為地廣人稀的糧食肉類出口大國,確實相當罕見。
阿根廷國內的糧食價格一直能跟得上民眾的工資,供給十分充足,隻有必隆下台前幾年也就是51年前後有過幾個月的糧食短缺,其他時候並不存在這種現象。
以前阿根廷大部分的外彙基本上都是由農牧業勢力集團創造和把持,必隆時代被集中回歸到出口部門也就是總統府,但必隆下台後又重新回到私營公司手裡。
阿根廷官方的外彙被必隆花的差不多,後來的軍政府也一直麵臨外彙短缺的現象。
最近5年布蘭卡市推進快速工業化,工業生產能力逐年上升,特彆是重點投資鋼鐵、機械、汽車、電力、化工業,為拉潘帕省農業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機械和高質量的農用化學化肥產品,給城市帶來了充足的水電供應,讓拉潘帕省的經濟全麵發展起來。
整個拉潘帕省的通脹形勢也得以緩解和好轉,最近兩年通過增加各種工業製成品和鋼鐵、化學工業原料出口,賺取外彙大幅度提升,已經徹底超過了農業部門的外彙。
現在西方國家雖然仍然在實行一定的貿易保護主義,但已經不限製勞動密集型產品,所以阿根廷生產的服裝、玩具、皮革等產品的出口得以迅速擴張擴大,有很大的市場。
像鋼鐵、石化、汽車、造船、機械加工等工業則主要滿足於阿根廷國內和周邊國家的需求。
整個50年代,隨著國內經濟的恢複和發展,歐洲的法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的平均關稅從40%下降到10%左右,給了阿根廷製造獲得了大量的機會,這也是聖赫塞推動出口加工業能獲得成功的原因。
拉美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一改之前高關稅的保護政策,平均關稅下降到20%,這也會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增長,拉潘帕省已經不缺外貿市場。
現在布蘭卡市大量舉債和發行債券,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外貿的發展,布蘭卡市完全還得起,所以他能輕易獲得了大量貸款和資金用於建設。
每年的經濟增長都高得離譜,不少國內私營公司和外國銀行願意借錢給布蘭卡市,普通人也認為這是非常好的理財方式,以此獲得回報。
通過發展工業,聖赫塞證明了阿根廷也可以搞工業化,而且可以搞得不錯。
現在有了布蘭卡市這個例子證明農牧業稱雄的那個時代回不去了,不工業化,隻有死路一條。
新總統府宣揚民主,要求取消前任軍政府民眾參與政治的禁令,給必隆主義者上台的機會,軍方認為必須予以製裁。
聖赫塞也是趁著這個時候前往科爾多瓦溝通和洽談合作,尋求一線生機,拉潘帕省本身就是潘帕斯草原的一部分。
而且阿根廷因為各省政廳都不肯向中央政府納稅,所以自由度很高,除了不是單獨的國家,基本上大差不差,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太受總統府管的。
但這並不意味著,科恩財團和還沒完全發展起來的布蘭卡市可以麵臨強大的跨國公司的競爭。
這是聖赫塞要集中市政廳的權力,改革的原因,這是拉潘帕省憲法賦予他的權力,他也必須整合起足夠的資源才行,承擔起責任。
環環相扣下來,總統府沒錢,以前隻能印鈔票,要不就發展工業和獲得外國投資,顯然後麵的這條路更行得通。
科爾多瓦雖然是軍方大本營,而且是大地主農場主農牧業業集團的重要據點,卻是比較開放的。
主要是有了聖馬丁市這個釘子出現,工商業的利潤空間確實比農牧業大的多,在不影響利益的情況下,也想跟布蘭卡市合作一下。
現任總統府和聖赫塞的很多經濟發展方式都是類似的共同點,其實也是和他有很大關係,或者說加強了這個趨勢。
聖赫塞和現任經濟部長、財政部長、海關總署建立了比較親密的聯係,甚至可以影響到總統府的一些決策。
作為不妥協激進公民聯盟的地方實權派,聖赫塞的地位也是能排進前十的。
激進黨一直是阿根廷的中間派,既不偏向軍隊,也不過分依靠勞工階層,穩定時期可能還好,現在是兩邊不討好了。
弗朗迪西上台後,因為阿根廷的外彙已經枯竭,無法再繼續補貼國有工業,所以他必須做出改變。
但不管是勞工階層還是軍方,都是對經濟發展不擅長的,他們的代表分彆是必隆主義和前兩個軍政府,目前隻有激進黨能搞定這件事。
聖赫塞沒有擔任新總統府擔任什麼要職,他的分量確實是有一些的。
在布蘭卡市的經濟快速發展和改革也引起不少人的注意,他的很多發展意見通過拉潘帕省的議員提交到了國會,也有的直接上達總統府。
拉潘帕省作為小省和新省,並沒有太複雜的利益關係,搞起改革來阻力也沒那麼大,就算有也被聖赫塞掃清了。
這次拉攏或者說是對科爾多瓦示好,也是有一些考量的。
弗朗迪西政府製定了“吸引外資+進口替代”的經濟政策,總統府高官奔赴歐美,大力進行招商引資,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整個五十年代美國的經濟雖然也在增長,並出現相對繁榮,但其增長速度遠遠不及西歐和日本,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僅僅高於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