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最後的那句話猶如滾燙的油鍋中滴了水滴。
幾個知曉傳信內容的重臣眼角全都一陣跳動著相互對視了一眼。
從對方的眼中發現了同樣的神色,才各自肯定並未理解錯話中的含義。
而這也讓幾個重臣更加驚駭。
恐怕大秦自甘羅之後,又要出一位年少重臣。
而且這個半胡兒可比甘羅要更名副其實,若是性子沉穩些,今後的相位都未必不可及。
沒看過或是剛看過傳信的一眾大臣反應同樣不慢。
始皇帝後邊那句話已經暗示的再明顯不過。
這還用商議什麼,硬要商議也是該商議怎麼賞賜那個半胡。
驚駭之下這些大臣顧不得殿內禮儀,邊快速傳閱簡書,邊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直到負責朝堂禮儀的謁者出言警告,大殿內才重新肅靜下來。
不過這些大臣嘴上雖然不再言語,心中卻跟先知道內容的幾個重臣一樣,翻江倒海起來。
重新坐回書案之後的始皇帝見狀,輕輕叩了叩案幾道:“傳信既已經看過,那便各抒己見吧。”
不過即便是始皇帝發問,大殿內依舊是一片安靜。
不是大臣們不想開口,而是真不知道該怎麼封賞黃品。
畢竟提議的策書都還未實施,到底是不是良策還要看看結果才知道。
這個時候提議賞賜,多了少了都不合適。
左右兩相以及一眾上卿沒開口則不是因為賞賜多寡而犯愁。
而是黃品真的入朝堂,牽扯到的關係並不少。
甚至是能夠影響到整個朝堂現在的平衡。
都打算先看看旁人都是什麼意思,順帶著再仔細想想始皇帝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姚賈見大殿內沒人吭聲,恐怕要落了始皇帝的顏麵,卡巴卡巴眼睛率先開口道:“陛下對嶺南的定奪,老臣認為非常穩妥。
北地傳信的置換之法既然有上將軍與隴西侯認可,想必此法可行。
國田之策,看起來是個良策,但眼下沒法驗證無法確定是否到底可行。
不過不管可行與否,能殫精竭慮為國謀策,都該賞賜。”
右相馮去疾,左相李斯,以及禦史大夫馮劫與郎中令蒙毅以及中車府令趙高等頭部重臣聽了姚賈的說辭,心中齊齊一歎。
到底是老狐狸,看似說了很多,其實卻什麼都沒說。
不過這樣也好,總算是有人先開腔,在該如何賞賜上也能有進有退。
略微等了等,見沒人接口,馮去疾緩聲道:“廷尉所言極是。
陛下對嶺南的安排極為妥當。
對於都尉品也確實該大加賞賜。
不過陛下剛剛為其取字,以示天大的恩惠。
且都尉品年歲尚輕,賞賜過厚怕是會生出驕橫之心。
臣以為多賞賜財帛,爵位可長一級便可。
讓其跟隨上將軍與隴西侯再磨煉磨煉,想必日後定會為我中國砥柱之臣。”
馮去疾的提議不難看出是在為今後太子考慮。
黃品還沒到重賞和重任的時候,該由未來的太子去啟用。
這個提議可以說很合始皇帝心思。
不過始皇帝隻是微微頷首,並未開口多說什麼,並且將目光看向了其他重臣,打算再聽聽其他的意見。
左相李斯當然也明白馮去疾這麼安排是什麼意思。
但是他卻認為馮去疾想得簡單了,忽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
隨著黃品的橫空出世,老秦人又有了抬頭的趨勢。
甚至可以說是黃品機緣巧合之下,將老秦人再次捏合到了一起。
他李斯是楚國出身,馮去疾是祖上是韓國出身,蒙恬與蒙毅祖上是齊國出身,就連姚賈那老狐狸也是魏國出身。
他們之所以能在大秦得了如此高位,皆因各國士卿不停打壓老秦人。
軍中好不容易熬死了王翦,半個老秦人的屠睢也死於嶺南。
整個朝堂上僅剩的還算有些分量的老秦人就是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