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女尊)!
第三十二章糾結(下)
滿進平出,大鬥進小鬥出,現代的時候,高平也聽家中的老人講過糧鋪的事情,聽了席老七的這話,也知道這個問題不是自己能解決的,她所能做的,也就是在這裡,把所有的工具都做個標準,但是在沒有車床的情況下,這個標準也不能保證完全的一樣。
“反正隻是玻璃,燒不好,最多就是有些顏色氣泡,不會出現炸藥類的問題。”最終,她也隻能這樣安慰自己。
在莊子裡安排好了標準的問題,又因高老夫君那邊叫的緊,她看著沒自己的什麼事了,也就回去了。隻是雖然回到了高府,心思卻還是在自己的玻璃上。
這半個月又起了幾次窯,總共得出了三百八十粒的碎玻璃,也許是因為有她盯著更小心,還真煉出了幾十個比較透明的,顏色極淡的玻璃。
她將這幾十個挑揀了出來,剩下的或磨圓了做珠子或打了孔做成手鏈項鏈再或者鑲嵌到首飾盒上,然後分步驟的拿到了福榮齋,一個個都標上了高價,最便宜的一對耳墜,也賣了八十兩。
最初吳d給她報價的時候,她表麵上平靜,其實下巴幾乎都沒驚掉。在現代,一般的鑽戒才多少錢?
當然,幾萬幾十萬的也有,但對於一般人來說,八千多塊的鑽戒,也算是不錯的了。
而那一對耳墜,白銀打造,不過鑲嵌了兩個紅色的小芝麻玻璃,就賣了八十兩,高平當時就有一種衝動,她也彆想著什麼純淨玻璃了,隻是這有色玻璃就足夠她衣食不缺了。
不過這種衝動來的快去的也快,要想長久,還是要有技術上的領先。隻是技術領先說的容易,對於她來說卻很是困難。
想她一個文科生,理科考試向來靠背公式,又怎麼去指導彆人技術。不過她總算有收獲,現在做什麼,高太尉自然更支持,見她這邊隻是丫鬟使年,因此又派了個人給她做幫襯。
此人名叫劉欣,其貌不揚,但擅長策劃,而和孔青山不同的是,她和高家本家沒什麼關係,是高太尉自己夾袋中的人。
除了她之外,高平又向高太尉要了藍春海,聽到她這個要求,不僅高太尉吃驚,連藍春海自己都驚訝。
她自己最清楚自己的事,雖說能對全攬圖倒背如流,大雁上下乃至柔然眺國的地理風土也能說出個一二,但對朝中的把握對天下大勢的分析最多也就是普通秀才的水平,否則她也不會屢試不中,最後還是靠機緣在高府做一個不怎麼受待見的先喻了。
她既不懂商,又不懂民生,怎麼就入了高平的眼?
高太尉也是這樣對高平說的“那藍春海作為飲酒聊天的人選倒是可以,若說謀士,卻是不能。”
高平笑道“女兒知道,女兒隻是想,她對風俗地理如此熟悉,若是外出,倒是一等一的人選。”
聽她這麼說,高太尉也就應了,藍春海本就不是什麼重要的人物,放在府裡,也不過是偶爾拿來做個聊友,女兒要用,有什麼舍不得的,隻要女兒明白藍春海是做什麼用的即可。
其實在高平的眼裡,藍春海比劉欣孔青山等人,不說更有用,也是同一地位的。
這大雁和中國古代一樣,對格物等和科學有關的事物不甚重視,在這方麵有研究的,都是天生對此喜歡的。藍春海雖不是多麼有研究,比起一般人的卻更好一些,更妙的是,此人熟知地理,那麼何地有上等的煤何地有上等的鐵礦,此人就算不甚清楚,也總算是半個行家,真用起來,比起一般的謀士自然更得心應手。
而且人以類聚,她對這方麵感興趣,結交的自然也該有同樣感興趣的朋友,請幾個這方麵的人才弄到莊子裡專門做研究,總要比她這個半吊子指揮匠人更容易出效果吧。
她想的倒也不錯,藍春海的確有兩個這方麵的朋友,隻是都不在京城。
“小人有幸入了府尊的眼,這才留在京城,我那兩位朋友卻是已經都回鄉了。”
京城各方麵的消耗都要比其他地方多上一些,若是家有恒產也就罷了,若是沒有,長久停留在這裡,卻不是一般家庭能吃得消的。藍春海也是進了高府,這才算在京城站住了腳,否則多半也是要回去的。
不能馬上展開研究大業,高平多少有些遺憾,不過她也知道這事急不得,囑咐藍春海寫了信,也就隻有安心等那兩位可能是格物方麵的人才大駕光臨了。
這些事做好了之後,她又開始上街溜達,這其一,是為了躲避高老夫君的嘮叨——這次她身體好了後,高老夫君又開始對她說圓房之事,也虧得她這一年表現穩重,又弄出了玻璃,否則高老夫君早就找人綁她圓房了,但即使如此,還是一天兩次將她叫到房裡明示暗示一番,弄的她實在頭大。
這其二,則是想對這個世界更了解幾分。雖說每天都會看典籍,但從書上看來的總有違和感,而且她既然想從商,那就要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